“承志者,方可唤醒我;守忆者,方能继承我;牺牲者,方能成为我。”
阿禾转身,对孩子们说:“从今往后,这里就是新的守夜之地。你们要学会辨识谎言,记录真实,哪怕只讲给一个人听,也是点灯。”
孩子们齐声应诺。
她又取出那支蓝光炭笔,在石碑最下方,郑重写下:
“今日,母碑苏醒。
此地,名为‘忆谷’。
从此,永不遗忘。”
话音刚落,石碑猛然释放出万道蓝光,穿透地层,射向天空。全国范围内,所有曾浮现过名字的地方再度发光,且这一次,光芒持续不灭,如同恒星点亮黑夜。
而在遥远的极北冰原,一座由蓝晶构筑的祭坛上,陈小川的假身缓缓睁开双眼。他低头看向掌心,那里浮现出一片新生的蓝羽,羽尖写着两个字:
“昭宁。”
他嘴角微扬,轻声道:“现在,轮到你照亮世界了。”
风吹过忆谷,带走这句话,飘向千家万户。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孩童在学堂里背诵《英名录》时,老师总会问:“是谁让我们记得这一切?”
学生们齐声回答:“是阿禾姐姐。”
也有人说:“是李婉儿大人。”
还有人说:“是陈先生,是沈娘娘,是许文远……是所有不肯忘记的人。”
但最年幼的那个孩子举起手,认真地说:“是我奶奶。她说,只要每年清明在门口挂一盏蓝灯笼,就能让爷爷回家。”
老师笑了。
因为她知道,真正的胜利,不是复仇,不是权力更迭,而是**记忆成为了日常**。
人们不再需要被强迫记住,因为他们**主动选择不忘**。
而在北岭深处,忆谷之中,那位曾经瘦弱的小女孩已成长为白发苍苍的老妇。她坐在石碑前,手中依旧握着那支蓝光炭笔,一笔一画,记录着刚刚发生的新故事。
有个孩子跑来问:“阿禾奶奶,你还记得最初为什么要写字吗?”
她抬起头,望向远方群山,眼中映着星光般的文字。
“因为有人忘了。”她轻声说,“而我,不能忘。”
风再次吹起,卷动满谷蓝羽,如雪纷飞。
灯火处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