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徒弟,不要丢下为师去当勇者啊! > 第166章 视线(第2页)

第166章 视线(第2页)

但这一次,它们遇到了抵抗。

每一名跪在桃林中的人,胸口的玉佩都亮了起来??那是当年林昭以心灯之力洒向人间的星火,虽微弱,却未曾熄灭。如今,在信念的召唤下,这些光点彼此连接,形成一张横跨大陆的网络,宛如夜空中的银河倒映大地。

虚妄之门剧烈震荡,黑暗咆哮着想要冲出,却被这无形的光网层层束缚。

而在最前线,小梨闭上了眼。

她的意识脱离躯壳,飞越千里,抵达冰原深处。在那里,她看到了那扇门??高达千丈,由无数哀嚎的灵魂铸成,门环是一对哭泣的眼睛,门扉刻满被篡改的历史。

门内,一个声音响起:

“你以为集结凡人就能阻止我们?可悲。你们连自己的内心都无法掌控,何谈守护世界?”

小梨睁开眼,轻声道:“你说得对。我们确实常常迷失,会害怕,会犯错,会伤害所爱之人。但我们也会悔悟,会原谅,会为了别人挺身而出。这才是人性的真实,而不是你们强行塑造的‘秩序’。”

她举起《心灯录》,将其投入门前的地裂之中。

书页燃烧,却没有火焰,只有纯净的白光升腾而起,照进门缝。那些被腐蚀的记忆开始复苏:母亲抱起孩子的瞬间,士兵为平民挡箭的刹那,陌生人分享最后一块干粮的夜晚……一幕幕平凡却闪耀的选择,汇聚成一股洪流,冲击着门后的黑暗。

“你们惧怕的从来不是混乱,”小梨继续说道,“而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力量。因为一旦人们意识到,不需要神谕也能判断善恶,不需要权威也能团结互助,你们的存在就毫无意义。”

门内传来怒吼:“那就让我们看看,你能支撑多久!”

刹那间,万千幻象涌现:她看见林昭站在祭坛前,鲜血淋漓,回头对她微笑;看见师父在雪地中写下“莫回头”三个字后倒下;看见师兄抱着即将崩塌的石柱大喊“快走”;看见王城百姓在瘟疫中互相扶持,哪怕明知可能被传染……

这些画面并非攻击,而是诱惑??诱惑她放弃,诱惑她祈求林昭归来,诱惑她请求影阁恢复“稳定”。

但她只是静静站着,任泪水滑落。

“我不求他回来。”她说,“我相信他所做的选择。我也相信,我们可以走完剩下的路。”

话音落下,最后一道封印碎裂。

可预期的灾难并未降临。相反,那扇巨门缓缓开启,从中走出的并非怪物,而是一个个模糊的身影??他们是历代失踪的勇者、守界使、反抗者,甚至是影阁内部觉醒的执律使。他们曾被吞噬,被抹除,被定义为“失败者”,如今却手牵手,一步步走出阴影。

他们没有复仇,没有控诉,只是静静地站在小梨身后,成为新的屏障。

虚妄之门轰然倒塌,化为尘埃,随风而去。

而在桃林,锈剑缓缓落下,插回原地。光芒褪去,一切归于平静。

人们陆续离去,带着书稿,带着信念,带着那一盏盏纸灯回家。小梨独自留在树下,轻轻抚摸剑身。

“你听到了吗?”她低声说,“他们都学会了点灯。”

夜深了,风又起。

一片桃花飘落,轻轻贴在她的掌心。那一刻,她仿佛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踏雪而来,又悄然远去。

她笑了,把桃花夹进《心灯录》的最后一页。

多年以后,大陆不再有“勇者”这一称号。学堂里教的不再是征服与荣耀,而是责任与共情。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会点亮一盏小灯,放在窗台或门前,象征着:“即使黑暗降临,我也愿做一点光。”

而在极北之地,新立起一座无名碑,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把锈剑的浮雕,和一碗面的轮廓。

牧羊的孩子经过时,常会放上一朵野花。

据说,在某些特别安静的夜晚,若有人诚心祈祷,便能看到星光下有一位老人缓步走过雪原,肩上背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剑,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像是在寻找什么,又像是早已找到。

没有人知道他是否真的存在。

但每当灾难降临,总会有某个无名之人站出来,做一件看似微不足道却改变命运的事??比如递给饥民一碗面,比如在暴政前说出真相,比如在绝望中仍选择信任。

人们说,那是心灯的余烬,是记忆的回响,是那个不愿被记住的人,留给世界最后的礼物。

风穿过桃林,吹动满树花开。

碗中的面早已凉透,可那股暖意,却一直留在人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