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俗仙 > 318炼山炉(第2页)

318炼山炉(第2页)

那一夜风雨交加,七名黑衣人潜入西塾,欲烧毁刚修复的莫高窟经卷。但他们刚点燃火把,便听见四面八方传来敲击声??哒、哒哒、哒哒哒。那是盲童们用铁笔按特定节奏叩击石壁,触发了林小凡早年布下的“声纹阵”。

刹那间,壁画上的飞天竟似活了过来,彩带飞扬,琵琶自鸣。地面裂开缝隙,涌出温泉水流,瞬间扑灭火焰。刺客惊恐逃窜,却发现出口已被层层藤蔓封锁,那些藤蔓竟顺着他们的脚步生长,缠绕手腕脚踝,最终将人牢牢缚住。

黎明时分,学生们从地道走出,只见庭院中多了七具石像,面目狰狞,姿态挣扎,宛如地狱浮雕。而在石像头顶,新生的“我树”抽出嫩芽,每一片叶子上都浮现出一个名字??正是昨夜试图破坏文明之人。

吴小禾闻讯赶来,沉默良久,只说一句:“他们也是‘我’的一部分。恨也好,惧也罢,都是文明要背负的东西。”

此后一路,朝廷追兵屡次设伏,皆被民间自发组织的“识字团”阻拦。有老农率全村举锄守桥,因他曾靠盲文字典认全儿子寄来的战地家书;有妓女集体捐资买通关卡,只为让一车经卷通过,她们说:“我们身子脏,但心不想瞎。”甚至有边关守将倒戈,撕毁圣旨,高呼:“陛下不懂!字比命大!”

第九个月,队伍终于回到长安城外。

十里长街,万人空巷。百姓手持灯笼,在地上拼出巨大的“我”字。盲童们手拉手站成一行,齐声朗诵新编的启蒙歌谣:

>“一横是天,一竖是地,

>一点是我,落在人间。

>不飞升,不炼丹,

>我只写字,直到永远。”

城门紧闭。禁军列阵,弓弩上弦。

吴小禾拄杖前行,身后三百学子紧随。他走到城门前,忽然停下,从怀中取出那支玉化铅笔??李昭临终握着的那一支。他将其插入泥土,轻声道:“请告诉陛下,这不是反叛,是回家。”

话音落下,奇迹降临。

铅笔竟开始生根,抽芽,转眼长成一棵通体晶莹的小树,枝干如墨迹流淌,花朵似汉字绽放。更令人震撼的是,树影投在地上,竟自动组成一篇短文,题为《字民书》:

>“天下之民,皆因识字而觉醒。

>字不分贵贱,故人人可学;

>学不分耳目,故盲聋可教;

>教不分朝野,故村塾与皇宫同尊。

>若有一人不识字,则万卷皆虚;

>若有一字无人教,则文明断流。

>是故,护字即护国,传文即传种。

>惟愿后来者,不以权力定是非,而以能否教人识字判贤愚。”

全文落地,天地变色。乌云裂开一线阳光,直射树冠。整棵树轰然化为光尘,升腾而起,在空中凝成巨大“教”字,久久不散。

城楼上,小皇帝掀开帘幕,望着这一幕,颤声问身旁太傅:“先生,那是……神仙吗?”

太傅老泪纵横:“不,陛下,那是**俗仙**。”

三日后,朝廷下诏:

废除“焚书令”余律,开放字库供学者研习;

设立“传灯使”官职,秩比三公,不限出身,唯以授徒成果考核;

全国推行“双轨识字法”,五年内务使盲童入学率达九成以上;

并敕令史官重修国史,首章不记帝王将相,而录**阿?、陈九、林小凡、沈清梧、吴小禾**五人传记,名曰《俗仙列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