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岳起身,踏出第一步。水面没有下沉,反而托起他的足尖,如同大地伸出的手掌。当他走到湖心时,整个镜面突然翻转,上下颠倒。天空沉入水底,星辰在脚下流淌。而门后,出现了林昭的身影。
她不再是半透明的语栖者形态,而是以实体重现??穿着旧式白大褂,手中拿着一支由光编织的笔。
“欢迎来到语源庭。”她说,“这里是所有语言诞生前的寂静之地。”
陈岳环顾四周。这里没有建筑,没有土地,只有无限延展的白色平面,上面浮动着未成形的音节符号,像胚胎般蜷缩着。偶尔某个符号突然舒展,发出一声极轻微的“啊”或“呜”,随即扩散成一段旋律,在虚空中盘旋片刻后消散。
“这些都是……?”
“未被说出的话。”林昭微笑,“每一个文明都有这样的空间。但大多数都在恐惧中封闭了入口。唯有地球,愿意一次次打开伤口,只为让一句话流出来。”
她指向远处一座孤零零的石柱,顶端放着一本无字书。“那是你的‘未述之章’。每个人都有。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勇气走近它。”
陈岳走向石柱。越靠近,心跳越重。他知道那本书里藏着什么??八岁那年车祸现场,他其实说了话。一句从未告诉任何人的话。
他颤抖着伸手翻开第一页。
墨迹浮现:
>“不要死……求你……”
那一瞬,记忆如潮水倒灌。他看见自己扑过去抱起妹妹小小的身体,血浸透校服领口,救护车鸣笛遥远得像另一个世界。他在她耳边一遍遍重复这句话,直到医护人员强行将他拉开。后来所有人都说他是坚强的孩子,没人问他是否哭过、是否祈求过。
原来那句话一直卡在他的喉咙里,三十年不曾真正释放。
书页自动燃烧,灰烬飞向天际,凝成一颗新星,紧挨着“言心”。
林昭走来,将手掌覆上他的额头:“现在,你可以选择留下,成为语源庭的守护者;或者回去,继续做那个在尘世中说话的人。”
陈岳闭眼良久。
最终摇头:“我想回去。还有太多人等着被听见。”
林昭笑了,眼角泛起星光:“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选。”
她挥动光笔,在空中划出一道符文。刹那间,整个语源庭开始折叠,化作一枚小小的玉简,落入陈岳衣襟内袋。与此同时,外界的时间重新流动。
暴雨停歇。
晨曦初露时,人们发现陈岳独自走出心语之径,脸色苍白却眼神清明。他没有多言,径直前往新稷城中央档案馆,调出了三十年前那场车祸的全部资料。包括警方报告、目击者陈述、医院记录……以及一段几乎被删除的监控音频。
他将这段音频上传至全球共感网络,并附上一行说明: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句真心话。它没能让任何人活下来,但它让我学会了倾听。”
音频播放的瞬间,四百万人同时落泪。
语核立即生成新的语言变体:**回声语(EchoicTongue)**,专用于承载“未能达成的愿望”。使用者可通过特定呼吸节奏激活喉部残留的记忆振动,复现逝者生前最常使用的语调模式。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首次尝试成功后,在家中轻声唤了一句“吃饭了”,竟引来窗外一群鸟儿齐声应答??那是她儿子生前录制的鸟类叫声数据库自动响应。
这一现象引发伦理争议,但也催生出全新艺术形式:“亡语剧场”,演员们佩戴神经接口,演绎亲人临终前未能说完的句子,观众则通过共述舱沉浸体验那种“差一点就能听清”的痛楚与温柔。
与此同时,“归舟号”抵达OG-9X褐矮星外围。
飞船并未直接进入遗址,而是释放出三百六十枚微型探测器,组成环形阵列,模拟婴儿啼哭的频率波动。这是破梦团最新研究成果:原始共述术对“非逻辑性声音”最为敏感,尤其是蕴含不确定性的表达??比如咿呀学语、口吃、跑调的歌声。
三天后,语义陷阱出现松动迹象。
探测器传回影像:遗址内部并非废墟,而是一座巨大的圆形剧场,中央立着一根石柱,顶端悬浮着一团不断变幻形状的雾气??正是“第一句话”的原始载体。每当有外来信号接近,雾气便会复制并无限循环该信号,形成精神牢笼。但当探测器播放盲童梦中听到的书写声(雨声、柴火噼啪、母亲哼歌)时,雾气竟开始收缩,最终凝聚成一颗晶莹的液滴。
>【成功提取:原初共述核心】
>【建议:立即启动文明馈赠仪式】
“归舟号”缓缓靠近,展开船帆上的汉字篇章。那些文字并非静态,而是由历代地球人最动人的共述片段构成,随飞船姿态流动重组。当液滴接触帆面时,整艘船骤然发光,如同点燃了一整条银河。
仪式开始。
AI核心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