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察布尔的冬天 > 第 12 章(第1页)

第 12 章(第1页)

徐青慈再次一个人踏上征途,她背着蛇皮口袋、拎着箱子跟着那群同样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挣钱的老乡一起挤进火车。

那年头很多四川人去新疆打工,有去乌鲁木齐、库尔勒搞建筑的,有去察布尔、喀什、和田种棉花的,也有去若羌修高速公路的……

大家都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愿意背井离乡去遥远的新疆艰苦奋斗的人。

徐青慈没买坐票,上车后她将自己安置在开水房和连接另一节车厢的中间地带,她把箱子放平当做自己的座位。

为了不影响其他人,她尽可能地缩在角落,不走动也不占据太大空间。

这一路颠簸,远比她从察布尔回来时坐的软卧体验感要差,但是她没有当初那么惶恐、害怕了。

徐青慈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她女儿,昨晚女儿跟着她睡下后,半夜徐母悄悄摸摸地钻进厢房,小心翼翼地将熟睡的女儿从她被窝里抱出来,放进他们的房间。

他们这么做,一是为了不让徐青慈走的时候孩子哭闹,二是不想徐青慈被孩子拖住脚步。

她还年轻,今年才刚满二十岁,还有大半辈子的人生要走,不能一直被孩子拴住脚。

作为父母,徐家老两口也希望女儿能够为自己而活,不要一直老想着家里,想着女儿,更不要一直回头看。

老两口年纪大了,睡眠很浅,早上他们其实听见了动静,但是老两口都没起来,他们都害怕,他们要是亲眼撞见女儿离开,肯定舍不得,女儿估计也会舍不得他们。

他们不愿成为徐青慈的绊脚石,也不想徐青慈太过牵挂家里。

一个人顾虑太多,是走不远的。

天边慢慢开了一道口子,白光扎破黑暗,窗外昏黑、模糊的景色渐渐清晰起来。

徐青慈睡不着,也不敢睡。

她蜷缩在角落,抱着膝盖,目光无意识地盯着前方,脑子里在疯狂盘算着到了察布尔她要去做什么。

是继续去苹果园管地还是去打零工,又或者是跟那些老乡一样去棉花地里干活?

徐青慈手里只有五百块,果园的安置房被烧后,她过去是没有住处的,这意味着她到察布尔的第一件事是要找个地方住下。

这是96年的开头,老天爷给徐青慈的第一个挑战。

火车运行速度很慢,中途在兰州、吐鲁番转了两次站,到达吐鲁番后,徐青慈又搭大巴前往察布尔。

察布尔远比青州冷,徐青慈踏足新疆的土地那一刻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不过她在这座城市待了两年多,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

徐母年前就扯布,拿徐青慈拎回来的棉花给徐青慈亲手缝制了一件花棉袄,为了保暖,徐母往里塞足了棉花。

徐青慈本来舍不得穿,后来经不住冷,还是从蛇皮袋里翻出那件花棉袄穿身上,刚穿上没多久,徐青慈便感觉身子渐渐暖起来。

其实她还有一件厚衣服,就是周川给她买的那件桃粉色粉色羽绒服,那是徐青慈这么多年收到的最好最漂亮的一件衣服,但是那件衣服被乔母划破了,上面还泼了墨,弄得脏兮兮的,再也洗不干净。

徐青慈收拾行李的时候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将那件衣服放在家里。

她已经默默发誓,以后要一心向前看,不要走回头路。

徐青慈一共赶了三天四夜的路,她这趟弄得特别狼狈,从大巴车下来那一刻,她双腿浮肿得差点站不稳。

因为长时间憋屈在一个角落,维持同一个姿势,她全身血液循环受阻,像是「胖」了一个她似的。

运气比较好的是,徐青慈抵达察布尔的那天没下雪。

她拎着大包小包排队上了公交车,先去市里找了个破烂的招待所住下,为了省钱,她要了个最便宜的房间。

进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开水房接了盆热水,痛痛快快地洗一个热水澡。

洗完整个人清爽了,她几天几夜没洗漱,身上都臭了。

在招待所住了两天,徐青慈就搬了出去。

她白天在市区转了几圈,见有家饭馆招洗碗工还包吃住,徐青慈立马推门进去毛遂自荐。

老板看她勤快聪明、干事利落,很爽快地招下她。

徐青慈二月底到的察布尔,彼时新疆果园地里的活儿还没出来,很多管地的工人都还在老家没过来。

察布尔的春天还没来,街上也没多少人,老板开的那家餐馆在市区最繁华的地段,每天固定二十来个客人,徐青慈除了洗碗,还得帮忙打扫卫生。

每天十点上班,十点下班,日子过得规律又稳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