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眼神灼热:“我要在巴黎郊区建一座完全自治的‘未来社区’??从发电、配电到用电终端,全部采用我们的多相交流系统。照明、供暖、电梯、甚至家用电器,统统联网运行。全程公开直播建设过程,邀请记者、学者、工人代表参观监督。我要让所有人亲眼看到:这套系统不仅安全,而且高效、廉价、易于复制。”
“可资金……”
“卖掉我在瑞士的别墅,抵押剧院股份,向公众发行小额债券。”周昭颖语气坚定,“这次不找银行,不靠财团。我要让普通市民也能成为这场革命的股东。”
艾米丽怔住了。
“你疯了……这太冒险了。”
“没错。”他微笑,“但只有足够疯狂的故事,才能战胜恐惧编写的剧本。”
一个月后,位于塞纳河左岸的“新黎明社区”破土动工。工地四周架起高墙,墙上贴满电路图解与安全说明,宛如一座露天科技博物馆。每日清晨,周昭颖亲自站在工地上,向围观群众讲解每一根电缆的作用。孩子们举着笔记本追问他:“先生,电真的会自己‘跑’吗?”他笑着回答:“它不需要腿,只需要正确的路径。”
媒体蜂拥而至。《世界报》称其为“平民工程奇迹”,《纽约时报》特派记者发回专题报道:“周昭颖正在建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区,而是一种新文明的模型。”
索雷尔在办公室看完新闻短片,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他知道,这一招极为高明。一旦“新黎明社区”成功运行,所谓的“安全担忧”将不攻自破。公众不会关心复杂的电压等级划分,他们只在乎灯会不会突然熄灭,电梯会不会坠落,孩子会不会触电。
但他也清楚,自己仍有底牌。
当晚,他秘密约见了摩根银行驻欧代表亨利?佩恩。在一间隐蔽的私人俱乐部包厢内,他递出一份文件。
“这是‘凤凰计划’的简化版技术包。”他说,“不再追求超高频,而是专注于开发一种兼容型整流装置??能让交流电平稳转换为直流电,适用于现有用户端设备。我们可以借此推出‘混合供电服务’,既满足法规要求,又保留客户忠诚度。”
佩恩翻阅片刻,眼中闪过精光:“摩根先生一直认为,未来的赢家不是某一种电流,而是能整合两种系统的公司。”
“正是如此。”索雷尔微笑,“让我们成为桥梁,而不是壁垒。”
两周后,索雷尔公司宣布推出“双核电网解决方案”,并在里昂试点改造旧城区。项目启动仪式上,他亲自按下送电按钮,全场灯光同时亮起??既有传统直流供电的暖黄光晕,也有新型交流转换后的明亮白光。
“这不是终结,而是融合。”他对记者说,“进步不应是零和博弈。我们愿与任何愿意合作的企业共同探索未来。”
话音落下,掌声雷动。
而在千里之外的“新黎明社区”,最后一台主变电器完成调试。夜幕降临,整个社区灯火通明,街道如星河流淌。居民们走出家门,仰望着天空,有人低声啜泣,有人欢呼雀跃。
周昭颖站在中心广场的高台上,手中握着一枚透明玻璃泡,里面封装着第一代灯丝残骸。
“一百年前,富兰克林放飞风筝,告诉世界:天火可驭。今天我们在这里证明:人心所向之处,光自降临。”他举起灯泡,声音穿透夜空,“这不是我的胜利,也不是任何公司的胜利。这是属于所有相信明天会更好的人的胜利。”
闪光灯再次亮起,如同星辰回应。
与此同时,在纽约第五大道那栋不起眼的写字楼里,一份来自欧洲的汇总报告静静躺在办公桌上。扉页上写着一行小字:
【“特斯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评估:周昭颖行动完全符合B-7预案进度。建议启动第二阶段:北美市场渗透。】
桌角的日历翻到了1889年4月15日。
距离巴黎世界博览会开幕,还有整整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