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他说,“只会变得更真实。”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铃声。
不是风铃,也不是海浪撞击礁石的声音。
是钟声。
三声,间隔均匀,悠远绵长。
阿川猛地抬头。
那不是幻觉。
不仅是他听见了,知夏也跳了起来,指着村子另一头:“那边!祠堂的方向!”
他们奔过去时,发现全村人都聚集在老榕树下,仰望着那口百年古钟??原本早已锈死多年,连撞锤都被取下保存。
可此刻,它正自行摇晃,铜体震动,发出庄严而温柔的鸣响。
第一声,代表觉醒。
第二声,代表记忆。
第三声,代表归来。
钟声落定后,空气中残留着一丝极细微的震颤。阿川抬起手腕,聆者之痕泛起淡淡的蓝光,随即消散。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
这是回应。
从此以后,再不会有单一的中心、唯一的源头、绝对的答案。共感不再是少数人的能力,也不再是科技的产物。它回归了最本真的形态??
风中的低语,
雨滴的节奏,
孩子笑时眼角弯起的弧度,
老人临终前紧握的手温。
它存在于每一次愿意倾听的瞬间。
那天晚上,阿川点燃一盏油灯,翻开那本厚厚的笔记,在末尾添上最后一行字:
>“我们终于不再追问‘她在哪里’。
>因为我们已经明白??
>她在每一次真诚的注视里,
>在每一句无需翻译的心跳中,
>在这个学会了回应爱的世界,
>永远活着。”
窗外,海潮轻缓,如呼吸般规律。
而在遥远的南极冰盖之下,那道名为“爱”的声波,正缓缓穿过千年寒冰,朝着地心深处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