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519章 北伐之后(第1页)

第519章 北伐之后(第1页)

第519章北伐之后

公元4051年,西历1354年,腊月下旬,就在汪大渊等人还留在墨西哥,一边建设香蕈港,一边搜集黎洲方物的时候,大洋彼岸这边,北伐成功后回到建康的鲁锦也没閒著。

隨著北伐胜利的消息在南方逐渐传开,位於浙南的处州、建寧、邵武等三路之地,以及赣南的徐宋旧將熊天瑞所部,先后上表归附,鲁锦回来之后自然要处理一下。

浙南这边就不用说了,因为浙南归附的比较晚,前几次科举都没轮到他们,鲁锦为了拉拢当地士人的人心,特意下旨徵辟当地名士做官,还让作为使者过来的献表的叶琛向他举荐,於是与叶琛、宋濂等人並称浙东四先生的章溢也被举荐至朝廷。

叶琛与章溢这两人虽无什么军事才华,但尤其擅长內政和经营,对地方治理也十分拿手,叶琛曾在元朝担任过歙县县丞,在歙县主持造纸,一年造纸五百万张。

章溢后来归附大明后,负责管理屯田,这两人在原歷史上都对明初的战后经济恢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样的人才,鲁锦当然不会放过,如今国家初立,大战方歇,到处都是百废待兴,正是需要这种人出力的时候。

如此一来,浙东四先生就有三位到了鲁锦手里,至於剩下的最后一个刘基,鲁锦则无招揽之意,他一直不咋能看得上这个人。

关於刘伯温这个人,被后世神话了太多,如果说他在明初有什么具体贡献的话,那大概只有两件事,一是作为老朱的军事参谋,在大明建立的过程中,给老朱在军事战略方面出过一些主意,二是负责设计了明初南京城的布局,以及南京紫禁城的建设。

不过这两样鲁锦都用不上,现在他自己就已经差不多把仗打完了,凭著对原歷史走向的了解,提前抓住了各种战略窗口,只用三年就平定了大半天下,再加上鲁锦现在还要搞军事化改革,就算把刘基招过来,他也不懂这些,帮不上什么忙。

至於在南京建紫禁城,这条鲁锦也用不上,他並不打算长期在南京定都,只打算在南京建个大学先对付一下,真正的首都还得看北京那边。

因此他在原歷史上做过的那点贡献,到鲁锦这里都没什么用,相反,刘伯温这个人还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那种儒生,他反对开疆拓土,更不愿意对海外用兵。

原歷史上老朱往日本派使者,劝日本朝贡,结果大明的使者被日本杀了,老朱气的两次要征伐日本,但都被刘基阻拦,最后还搞出一个皇明祖训,列了一堆不征之国,这里面就有刘基保守態度的影响。

別的不说,就凭这点,鲁锦也不可能把他招到朝廷里来。

鲁锦是铁了心要打日本的,他不相信后人的智慧,主要是日本现在闭关锁国,还是南北朝分裂,之后还要打所谓的『战国,现在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一点也看不出对大明有什么威胁。

所谓的倭寇也不过是癣疥之疾,並不能威胁到大明的统治,一百五十年之內,就大明这些传统儒生,是很难看出日本的野心和危害的。

而等日本的『战国时代结束之后,一个整合了內部所有力量,且拥有对外发动战爭能力的日本,並表现出扩张野心的时候,到那个时候再打日本就已经晚了,而且鬼知道一两百年之后的大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另外鲁锦还要经略美洲,而日本又是经略美洲最好的前进基地,国內要搞工业发展,日本的金银矿又可以当作初始发展资金,於情於理,他都有灭了日本的理由,且必须在自己有生之年內把日本干掉。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把刘基招到枢密院,那就纯粹是噁心自己了,这不是给攻打日本找麻烦吗?

解决了浙南归附的问题,还有另一边赣南的熊天瑞,这人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原歷史上归附老朱之后,没多久就背叛到了张士诚那边,虽然这个时空没有张士诚了,但为了避免这人再生二心,鲁锦还是做了一些布置。

首先是熊天瑞原来的兵马,被鲁锦命令裁汰老弱,只给了一个整编师的编制名额,暂时以暂编独立师的名义,划归廖永坚的第十集团军序列,准备从赣南和湖南两个方向,向两广进攻。

另外,鲁锦还打听到熊天瑞有个妹妹,名叫熊婧芙,暂时还未出嫁,留在荆门老家侍候爹娘,为了拉拢此人,省的其再生二心,鲁锦乾脆写信求娶此女,將其纳为妃子,把熊天瑞的爹娘和妹妹都接到建康来,一来是联姻拉拢,二来把他爹娘扣下当人质,看他还能怎么反叛。

安排好浙南和赣南两处归附的势力,鲁锦又让吏部迅速选派官员,儘快接收这些土地,推行大明新政,將这些地盘快速消化掉。

搞定了这两件归附的事,接下来就是征伐福建和两广,以及四川,不过这都要等朱亮祖的二方面军,还有常遇春的第九集团军从北边回来再说,而且这两支部队都才刚打完北伐之战,又长途行军那么远,怎么也要休整三四个月,再补充一下兵力损失,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发动攻势,今年是肯定来不及了。

因此鲁锦也不太著急,只是让包毓和夏煜两人先搜集一下两地的情报,並且提前制定进攻计划。

另外还有占据舟山群岛,以及台州和温州的方国珍,虽然方国珍早就暗中投靠了鲁锦,但现在北伐都打完了,元朝也已经被灭了,他也就不用继续装了。

舟山群岛和台州、温州全都纳入版图,划归浙江行省管辖,方国珍的水师也被正式整编,他当初把手里的海船交给了鲁锦一半,如今方国珍手中还有四百多条大大小小的海船,明年进攻福建和广州的时候,肯定要用得到水师,到时候就可以让他的水师出力。

处理完南边的事后,接下来需要安排的还有北边的边防。

现在负责驻守北方边防的,总共有圣武军两个方面军的主力,分別是廖永安和徐达的第一方面军,还有杨璟的第三方面军,总计二十多万主力,镇守著从河套一直到辽东鸭绿江的大片防区。

把这么多主力军放在驻守边塞上,这是肯定不行的,这可都是精锐野战军,拿来驻守地方太浪费兵力了,主力野战军就应该主动打出去,或者到战略重地镇场子。

而且这种驻防方式,军费开支也大的离谱,必须用內卫农垦兵把这些主力替换出来,將这些野战主力从地方驻防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另外鲁锦还打算搞军改呢,要把各主力野战军全都裁军缩编,改成纯火器军队,如果一直让他们在北方驻防的话,他还怎么军改?

因此鲁锦给山西、山东两省下了一道政令,排查两省的无地,或少地的单身男青年,明年各自整编出七个师的兵力,也就是两个省各出94500人,共计十八万九千人的兵力,组建农垦兵团,向北方移民。

其中山东的七个师,在天津放一个,天津目前还叫海津镇,只有几千人口,而天津的大沽口又是南粮北运的海路重要节点,如此海路要衝,必须要充实人口,因此要在这里移民一个师,共13500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