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他要抢了孤的王位?!
高丽的大清洗足足持续了一个月,不仅权、卢、奇三大亲元派家族被血洗,元廷原本设在高丽的征东行省衙门,压在高丽君臣头上的『太上皇,也被王顓顺手拔除,彻底斩断了元廷控制高丽的触手。
並且为了自身安全,王顓还又把亲元派安插在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也全清洗了一遍。
这还真不能说他多心,因为在原歷史上,王顓就是死於亲元派的反扑,而且还不是大元下的手,而是被明军赶去漠北的北元,利用在高丽的残余影响力,指使高丽宫中的太监將他刺杀而死。
另外高丽还有一个亲元派的核心人物,那自然就是王顓明媒正娶的妻子,大元魏王的嫡女,被元朝封为鲁国公主的『宝塔失里了,『每一任高丽国王,都是蒙古人的女婿,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对於这个明媒正娶的蒙古妻子,王顓对其还是有不少感情的,夫妻俩感情本来就恩爱不说,关键是王顓本来没有机会继承高丽王位,若非他娶了宝塔失里,在蒙古人那里获得了『政治加分,也不可能当上高丽的国王。
王顓本身就是藉助蒙古女婿这层身份上位的,现在让他杀了自己的老婆,他还真下不去这个手。
於是犹豫再三,王顓最后只是换掉了宝塔失里身边的亲信,把她身边的侍女和太监全都换成了自己的人,然后又新纳了几个妃子,和这位正妻拉开距离。
也不说公开废后,更不说打入冷宫,只是两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到最后几个月也不去见一面,算是將这女人冷处理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直至当年年底,王顓才又將廉悌臣和郑世云召到了跟前,君臣三人开始商量后续的善后事宜。
开京的王宫中,等到侍卫和宫人都离开,场中只剩君臣三人的时候,郑世云这才道。
“大王,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儘快查明咸兴和永兴二府(双城总管府)的情况,若明军还未抵达,则我国就可以抢先占领二府,收復失地,管那大明皇帝怎么说,先造成既定事实,大不了到时候再称臣纳贡,与其谈判,说不定咸兴和永兴二府就可以收回来了。”
此言一出,顿时让王顓心头一动,说实话王顓本人也是非常希望能收復失地的,一旦成功,不仅能加强他的权威,更关键的是土地就是切实的利益啊,哪个君主可以抵挡开疆拓土的诱惑,他又怎么可能放弃。
然而还不等王顓说话,廉悌臣就先开口说道。
“此事不用想了,大王容稟,明军现在已经占领了双城总管府,此时若出兵夺取,那就是公然挑起两国大战,如今国內刚刚清洗了亲元派,朝堂动盪,內忧外患也未治理,现在与明国开战,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啊。”
王顓和郑世云二人闻言一惊,顿时面面相覷起来,王顓当即问道,“愷叔先生是如何得知明军已经占领咸兴、永兴二府的?”
廉悌臣顿时苦笑道,“大王有所不知,明军此次北伐十分犀利,出兵迅速,九月下旬,明军骑兵前锋就已到了大都周边,九月三十日,明国皇帝率领的主力就兵临大都城下,臣其实早就被他们抓到了,又为何一直到冬月才被放回国內?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那是因为这明国皇帝也是个人精,咱们能想到的,他也早就想到了,他们將臣押送到鸭绿江畔近一个月之久,一直拖著不放臣渡江归国,就是在为明军爭取时间,一直到十月中旬,明军率先抢占了双城总管府,造成既定事实后,他们才放臣渡江归国。
“咱们此时再想收回双城,就已经晚了,现在再打,无异於公然挑衅开战。”
此言一出,王顓和郑世云顿时唉声嘆气起来。
你想造成既定事实是吧?那就比比谁出兵更快,谁先把地盘占了,谁才是那个『既定事实!
这次鲁锦策划的北伐,事前先用假情报搞了个战略欺骗,让元廷以为他要先打福建和两广,然后声东击西,结果一开战就直扑北方,开打后又四路大军齐出,承受著巨大的非战斗减员,用把士卒活活跑死的速度行军,就是为了儘快抢占要点,完成对燕云的战略大包围。
连元廷都没猜到鲁锦的战略意图,交战之后处处都处於被动,小铁锅想跑都不知道往哪跑,对明军『一无所知的高丽,就更抢不到战略主动权了,谁能想到鲁锦这次北伐的胃口居然这么大,燕云还没打下来呢,就先向纵深穿插占领漠南和辽东,收復燕云根本就是顺带的,鲁锦压根没把大都当作主要目標。
等高丽想起来要『收復失地的时候,鲁锦这边早就把辽东占完了,现在辽东已经被明军占领,才是那个既定事实。
王顓嘆了口气顿时蹙眉道,“看来这明国皇帝能在短短三年內就覆灭大元,赶走蒙古人,绝不是个善与之辈,以后与明国打交道要小心了。
“不过本王先前听说此人姓鲁,现在怎么又改姓公输了?”
廉悌臣当即解释道,“此人自称是中国姬周封臣公输般之后,这人是个西周的大木匠,因居住在封国鲁国,故而又被人称为鲁班,后人多以鲁做姓,这人自称是公输氏嫡传,以前自称鲁姓只是隱姓埋名,如今恢復公输,不过是恢復先祖姓氏而已,故而又姓公输。”
“原来如此。”王顓这才恍然大悟。
郑世云倒是不在乎鲁锦姓什么,而是皱眉问道,“这明军实力真的有如此之强吗?廉先生在大都亲眼见过明军,可知这明军有何特点?”
廉悌臣想了想才道,“老夫与这明军接触的也不多,大多都是道听途说,將军若是愿意听,那老夫就说上一二,权当给將军一个参考。”
郑世云和王顓都点了点头,廉悌臣这才继续道。
“据说明军兵力不少,他们不像蒙古那样分什么千户万户,而是用的什么团师军,集团军,方面军,团有四五千人,每师下设三团,约有一万五千人左右,两个师为一个军,有两三万人,两个军为集团军,有五六万人,两个集团军为方面军,有十几万大军,而像这样的方面军,明军足有五个之多!
“此皆號为野战军是也,除野战军外,还有驻守地方的半耕半军的內卫,据说每个村镇县府都有,遍及全国,可能有不下百万之巨,这些內卫倒是不用外出作战,但有了他们,那些野战军就可以不用管后方,专心到前线作战了。
“另外这明国皇帝麾下还有直领的禁军,號禁卫军,就类似於大元的怯薛军,据说有近十个师之多,与那些野战军不同,大明皇帝的禁卫军多以火器作为主要兵器,据说他们的火銃非常厉害,种类多样,威力惊人。
“每逢大战之际,明国皇帝就会把禁卫军分派下去,加强到各个方面军中作战,让每个方面军都形成十几万人的大兵团,攻城拔寨,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