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无边无际的白色荒原,风卷着冰晶呼啸而过。一个身影跪在雪地中,怀里抱着一个冻僵的孩子。他的嘴唇发紫,手指早已失去知觉,可他仍用最后的力气搓着孩子的手臂,嘴里喃喃重复着一句话:
“别睡……别闭眼……再撑一会儿,哥哥给你做饭……马上就好……”
远处,一座倒塌的食堂残骸冒着黑烟,锅已经被砸烂,灶台裂成两半。几名身穿黑色装甲的人影正朝这边走来,手中武器泛着刺骨寒光。
那是清剿者。
画面戛然而止。
阿芜猛地喘息,冷汗浸透后背。她扶住灶台才没摔倒。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她声音颤抖。
“三年后。”林远舟说,“那是陈默最后一次执行救援任务。那个孩子活下来了,后来成了第一批自发传播心灶理念的人之一。但陈默没能离开那片雪原。”
阿芜咬紧牙关,指甲掐进掌心。
“为什么让我看这些?我还没准备好……”
“因为你必须准备。”服务员打断她,“你以为觉醒就是终点?不,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每一份火种传承,都会带来相应的负担。你要承受的不仅是记忆,还有责任、孤独,以及无数次面对‘无法拯救所有人’的绝望。”
他顿了顿,语气缓了些:“但我们从不要求你完美。我们只要求你继续点火。”
门外传来脚步声。
小禾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块新的金属片,表面布满细密裂纹,像是经历过高温灼烧。
“这是刚才自动浮现的。”她说,“来自灰域深处的新指令。”
阿芜接过金属片,指尖刚触碰到,它便自行发光,投影出一段文字:
>**灯塔协议?第一阶段启动条件满足**
>**目标:重建失落文明L-7(即Y-11所在流浪族群)**
>**方式:通过共情波段发送‘基础烹饪模组’**
>**代价:施术者需献出一段真实记忆作为引信**
“什么意思?”阿芜问。
“你要教那个孩子做饭。”林远舟说,“不是靠语言,不是靠视频,而是用你的记忆直接传递经验??怎么淘米、怎么控火、怎么判断粥是否熟透。但这需要你付出同等真实的回忆作为能量媒介。”
“那我得给什么?”
“一段关于‘饥饿’的记忆。”服务员答,“最深刻的一次。”
阿芜沉默了。
她当然有。十二岁那年,她在废墟中翻找了整整三天,只找到半包发霉的饼干。她吃了,然后高烧昏迷,在雨水浸泡的集装箱里躺了五天,靠喝屋顶滴下的脏水活下来。那天晚上,她梦见母亲坐在灶前,轻轻唤她:“阿芜,来吃饭了。”
那是她最后一次梦见母亲。
她闭上眼,点头。
“我同意。”
众人退开几步,围成一个圆圈。小禾将金属片放在地上,服务员点燃一支蜡烛,林远舟则取出一本破旧的手册,翻开第一页,轻声念道:
>“以心为薪,以忆为引,燃火于虚无,照路于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