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朕捡垃圾养子民 > 7080(第1页)

7080(第1页)

第71章暴露

回京后,宋陵还去检查了一遍新修的太庙。

上回太庙失火后,宋陵就在周围加派了人手。侍卫们也是汲取了之前的教训,日夜巡察,未曾出过纰漏。

不过以防万一,宋陵还是亲自查看了一遍,确认太庙里头没有别的匣子。图纸一直在他手里,岭南南边造火炮也是他全程盯着,断然不会泄密。

祁桓又没有三头六臂,偷不来他们的东西,如此说来,便又是那个神出鬼没的系统作祟了。

宋陵让刘晦跟吴乾再打听仔细些,想看看祁桓的火炮跟他们这边的比,究竟有什么差别。

刘晦真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给陛下探听这些消息,他现在觉得齐国这地方晦气得很,人家打仗都是拿刀箭,拿抛石车,祁桓那厮莫名其妙弄出了什么火炮,虽然有时候火药不行,但谁也不敢赌,运气好就是个哑炮,运气不好刚好是个响的,落在自己头上,铁定被炸得血肉模糊。

刘晦再惜命不过了,他日日都盼着祁桓赶紧死,他好回去给陛下复命。

心里苦,嘴上便一直抱怨,他们在燕国士兵们面前端着一副高深莫测的姿态,故而这些话只能对他不大喜欢的吴乾说:“早知道这么危险。还不如留在燕国办点小差遣呢,好歹没有性命之忧。”

一时又说余晋元比不得自己,明明他们才是武将,结果反而轮到自己在战场上冲锋杀敌,他动嘴皮子跟人家动刀是一样的功劳,不知道时候有没有命去领赏。

吴乾都听烦了,转身回怼:“陛下又不是不许你回去,你大可以现在就走!”

刘晦干瞪着眼,嘴上咕哝着什么“别以为我不敢走”云云,那架势恨不得立马就走,现下就走,可也就只是说说而已。

吴乾最看不上他这窝囊劲儿。

君子两个字,刘晦半个字都没沾边。

刘晦也就说说而已,这事儿做好了,来日封侯拜相都有可能。尽管他再惜命,可每回却也还是咬牙跟吴乾一同进出,使出浑身解数给陛下搜集起情报来。

没过多久,宋陵又一次收到了前线的消息。

相较于上一封,这封信所带的个人情感愈发浓烈。不管是刘晦还是吴乾,在面对超出他们预料与认知的火炮时,都对燕国的未来抱有极大的担忧。宋陵忽略了这些情绪,只挑重点看,很快便知道了个大概。

祁桓手里的火炮跟宋陵叫人造的从外观上看,并无分别,只是用时尚短,所以做工粗糙。另一则,他因为稿纸齐全,是以制作出来的弹药跟火炮严丝合缝,加之工匠时间相对充裕,做工精细,甚少会有哑炮出现,威力也比祁桓弄出来的半成品大上不少。

暂时来看,祁桓的火炮还是比不上他们,但也只是暂时。

宋陵还没忘祁桓的身份,他一天是男主,就一天能享受气运加身的好处,谁知道他哪天又从何处得到了帮衬,直接一跃超过燕国。

绝对不能轻易放过祁桓,如今只有吴乾跟刘晦在光州给齐国出谋划策,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齐国已经开始人心涣散了,便是吴乾二人能兵行险招,估摸着对战局影响也十分有限。

这可不行,宋陵巴不得祁桓深陷战事,陷得越深越好。气运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宋陵推己及人,觉得如今就不能胖祁桓顺起来。

他自己就是如此,倒霉的时候一直倒霉,可一旦有了起色,往往什么事都能势如破竹,无往不利。

宋陵索性将朝中信得过的大臣都召集起来,叫他们共同献计献策。

这事儿对不少人来说还是破天荒头一遭。为了自家安危绞尽脑汁是有的,从前蜀国每次派使臣过来他们都会想破脑袋去应对,但是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国家这么费心,众人还是第一次。

不过没了压力,众人献策起来也多了几分随意,损招阴招直逼吴乾二人的水准。

宋陵没想到朝中还有这么多的沧海遗珠,幸好这些东西都是使在别人身上。他赶忙让人记下,整理一番后连夜送去了光州。

不指望每一条都有用,但只要有一条有用,也就不枉他们费的这番心意了。

密信传入光州军营,齐国不少军官看得也是目瞪口呆。

本以为燕国是个软柿子,没想到人家竟这样憋着坏。

幸好他们从前没有跟燕国开战,若不然真打起来,即便最后赢了,也是赢得如鲠在喉,终身难忘。

二皇子败了,如今是大皇子前来督军。

这份沉甸甸的密信,看得大皇子感动不已。都说患难见真情,果然不假,他与宋陵不过只有数面之缘,但宋陵显然是个性情中人,不仅明辨是非,看透了是谁使的坏,还能在关键时候力挺他们,与他们一致对外。

大皇子早就忘了自己当时是怎么骂宋陵有眼无珠的,只觉得这个朋友没有白交。

他将心腹招来,挑了几条让人下去照做。宋陵如此为他着想,大皇子也不能辜负了对方的心血。

宋陵他必定是为了自己写下这些的。

只这最后一件事,大皇子有些拿捏不准,宋陵在信中言之凿凿,说祁桓已经拿不出粮食了,若是他们愿意相信燕国,便可以借此打击祁桓在民间的威望。

大皇子陷入了纠结。

除他之外,众人心中也游移不定。这事儿连他们都没打听出来,燕国是怎么知晓的?倘若他们真的将此事闹大,祁桓果真拿不出粮食自然是好的,可他一旦当众拿出粮食,那些追随他的百姓势力更加疯狂。

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