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陛下保重龙体!”杜仁绍和李梵娘也立刻躬身。
皇帝抬手制止他们靠近,他死死盯着李梵娘,眼神复杂,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难以言喻的感激,有被至亲之人背叛的蚀骨之痛,更有一种近乎绝望的寒冷。
“杜仁绍…”皇帝的声音嘶哑,“朕令你…即刻…接手王太医案!追查同党!牵连无论…无论…凡涉此毒者…一律…严惩!朕…赐你王命旗牌…便宜行事!”
“臣!领旨!万死不辞!”杜仁绍单膝跪地。
皇帝的目光缓缓移向李梵娘,眼里带上了一丝温度。
“李…夫人…你又救了朕一次…救了大胤一次…这满殿御医…朕…该信谁?”
这问话背后,是无尽的凄凉与后怕。
“陛下,当务之急,是调养龙体。”李梵娘温言道,“臣妇会为陛下重新拟定安全无害的调理方剂。”
“至于御医院…肃清蠹虫后,陛下信得过的医者…会有的。”
她没有刻意自荐,却将“信得过”的标准拔高到了无可替代的位置。
皇帝的目光在她的脸上停留许久,最终,疲惫地挥了挥手,闭上眼:“都…退下吧…朕累了…”
杜仁绍和李梵娘悄然退出暖阁,殿外寒风凛冽,吹不散心头的沉重。
相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劫后余生与沉重。
王太医案如同一颗雷,在表面平静的京城官场掀起了惊涛骇浪。
杜仁绍手持王命旗牌,以安北大将军的身份接掌此案。
王太医家被连夜查抄,其府邸地窖深处藏着数匣极为罕见的“霜髓寒玉苔”干苔藓,证据确凿。
王太医在诏狱之中,面对酷刑拷打,意志崩溃,很快供出了他是受七皇子府中一位主管重金收买的,早已在皇帝日常“温补汤药”中混杂此物数年之久。
目的是让皇帝缠绵病榻,无力掌控朝局,以便三皇子李珣和七皇子李珩从中渔利。
这份供词,将本已因通敌叛国、私藏军械而沦为阶下囚的七皇子李珩,彻底压死。
诏令传来,重华宫(七皇子幽禁之所)内爆发出一阵诅咒,旋即死寂。
三皇子李珣虽未直接点名,但红岩谷窝藏的铁证如山、私铸甲胄、勾结狄人的罪证本就足以定罪,更有王太医案。
当杜仁绍率领玄甲军闯入三皇子府时,迎接他的不是拼死反抗,而是早已悬梁自尽的尸身。
宫中大清洗随即开始。
涉及王太医毒案、与两位皇子过从甚密的太医、宦官、内侍监宫女被一批批带走问话,有罪的赐死,涉事的罢黜流放。
一时间,宫中人人自危,风声鹤唳。
然而,笼罩在京城上的阴云,却是皇帝的病情。
杜仁杀伐果断,带来了短暂的曙光,皇帝的病情竟在查出来源,摆脱“温补”药害之后,急剧恶化。
出现了严重的低热、咳痰带血、四肢冰冷僵硬等症状。
李梵娘被皇帝亲自点名,紧急召入宫中侍疾。
这一去,便是七天七夜,未曾离开福宁宫一步。
杜仁绍虽忧心如焚,也只能强压焦虑,既要处理一应宫务、安抚朝局,又要照顾春儿,还要留意萧云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