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王朝1627 > 第126章 你还记得朕说过什么吗(第4页)

第126章 你还记得朕说过什么吗(第4页)

郑之惠如闻天籁,连滚带爬地退出了内书堂。

……

朱由检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将空了的茶杯放在桌上。

他抬起头,才发现曹化淳和刘若愚不知何时已经站了起来,躬着身子,神情比刚才的郑之惠还要紧张。

朱由检哈哈一笑。

“坐下吧,不用这么害怕。”

雷霆过后,便是雨露。

他指了指刘若愚,语气中带上了几分赞许:“若愚,你做得不错。”

“只是铺开半月余,便能探到郑之惠受贿一事,可见成效。”

刘若愚受宠若惊,却不敢居功,连忙躬身道:“皆赖陛下指点,奴婢不过是奉旨行事,不敢言功。”

朱由检摇了摇头。

“方法是方法,做事是做事。朕也给了郑之惠预算之法,他又是如何回报朕的?”

刘若愚的法子,除了常规的宫规宣导、严肃宫纪以外,说白了就两个:“举告有赏”,“每月座谈”。

举告一事本来定的是赏银。

朱由检看完觉得不太对。

只是给钱,这事情很难形成真正的风浪。

无他,一顿饱还是顿顿饱,谁都明白,再考虑其后面临的排斥、迫害,每个小太监心里都拧得清。

打回去后,刘若愚第二版方案就改正了。

把赏银改成了赏前途。

“凡举告者,不赏银,直入内书堂读书,另立名册,升迁优先。”

直接将举告者从原环境剥离,并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奖赏,这就大不一样了。

至于每月座谈这个法子,就完全是朱由检给的方案了。

每个月,挑选关键职位的太监,隔离谈话,或是闲聊,或是问询,或是索要举告。

把囚徒困境和360环评结合到一起,一谈一个准。

……

朱由检又鼓励表扬了几句,就开始交代后续工作。

“稍后,郑之惠交代的行贿人员名单,你整理好。”他看着刘若愚,“顺便,把你查出来的泄露宫密的名单,也一并整理出来。”

“奴婢遵旨。”

朱由检又看向曹化淳。

“刘若愚只负责监察,最后的奖惩,交给你来办。”

曹化淳心头一凛,躬身听令。

“贪腐的,一律扔去惜薪司。”

“至于泄露宫密的……”朱由检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