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掏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
“罗书记的想法太好了!荞麦不仅能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还能美化环境,一举两得!我们回去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落实方案。”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渐渐勾勒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车队渐渐驶入村庄,映入眼帘的仍是破败的景象。
低矮的土坯房,坑洼的泥土路。
种种细节,都在诉说着这里的贫穷与落后。
罗洋的心情沉重起来。
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啊。
黄梅感受到了他的情绪变化,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罗书记,有您这样的好领导来帮扶,云县一定能尽快摘掉贫困的帽子。”
接下来的时间里,罗洋马不停蹄地在村里走访。
他们实地考察荞麦种植的条件,测算经济效益。
罗洋还特意叮嘱黄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生态和经济,都要并重。”
每到一处,罗洋都不忘叮嘱。
黄梅在一旁认真记录,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两人配合默契,思路清晰。
罗洋和黄梅走在村子的主干道上,但用“道”来形容,似乎都有些不恰当。
眼前的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
每走一步,鞋子就陷进泥里,发出“咕叽咕叽”的声音。
村民们走在路上,个个都行色匆匆,生怕在这泥潭里多待一秒。
罗洋皱起了眉头。
他清楚地记得,中央每年都会下拨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硬化村道就是一项重点工程。
可眼前的现状,分明与政策要求大相径庭。
“黄县长,每年中央下拨的扶贫资金,有没有用在修路上?这条路,看起来像多年没修缮过了。”
罗洋停下脚步,向黄梅问道。
黄梅的脸色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