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59章 我怕秦王不高兴(第1页)

第459章 我怕秦王不高兴(第1页)

第459章我怕秦王不高兴

李逸骑上马,快马返回胜坊业家中。

去年六月出京,这再回来已是九月,离家一年零三个月了。

九月初,秋高气爽,阳光和煦,长安的街上还能不时闻到阵阵的桂飘香。

禁军开路,部曲护卫,还有二十名虎贲持班剑随同,今天街上人流很多,都是看天街凯旋、朱雀阅兵的京师百姓。

李逸急着回家看孩子,

好在他如今身份,有专门的人开道,

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喝道伍百,手持长长的竹竿赶开路人,最开始喝道伍百只有一人,后来增至两人,专为京师宰相王公们开道。但百姓并不说他们是两个伍百,反而仍只称伍佰,于是一人一个二百五,又因手中竿子,也被称为二杆子。

李逸没乘金辂,

虽然皇帝把那辆金辂赏赐给他了,可李逸从师兄那知晓这是九锡之一,哪还敢用。

在太庙就向皇帝当成拒绝了九锡中的几样赏赐,不过最后皇帝还是给他保留了前后鼓吹、羽葆和二十班剑。

隔了一年多再回长安,

李逸发现长安的街道也更平坦整齐了,连唐军刚入长安时砍掉的街边树木,重新栽种后也长的挺高了。

坊墙依然高高矗立,把街和坊隔开,但坊墙也经过修葺粉刷,看着更显气派威严。

街上的百姓,面上也添了几分气血,没那么多菜色,衣服上也没那么破烂,虽大多数百姓衣服上还有补丁,可多数人都还挺干净整洁。

尤其是那脸上带着几分自信,

天子脚下的京师百姓,也因大唐的蒸蒸日上,而底气更足。

长安城的物价这几年越来越平稳,虽还比不上开皇年间,但比起大业末,那又无疑是天壤之别了。

仓廪足而知礼仪,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岁大饥人相食,易子而食这些也就不稀奇了。而温饱之后,人就会注重仪表。

李逸在仪仗护卫下,一路通畅,不论军民、百姓,全都退到路两旁让路。

如今的李逸也习惯了这些,

他走过,后面的路人就会开始议论他。

大多数是赞扬,称赞这位天纵之才,如何文武了得。也有人惊叹于他的年轻。

当然,也有人放低些声音,跟熟人说着李逸的风浪韵事,传他的绯闻,比如跟温国太夫人霍氏在战场上英雄美人的种种,还有人传李逸跟荥阳郑氏、清河崔氏五姓女的各种传闻。

有些是确有其事,有些夸大其辞,但很多是捕风捉影,甚至完全是无中生有,可百姓们以讹传讹,却是兴奋的很。

李逸顾不得那些坊间对他的议论传闻,他这么年轻,几年前还只是个度牒都没的道士,如今才十九,确实自带话题,充满流量。

武安郡王、太庙功臣,这些都不及家中的五个儿女让他想念。

春风得意马蹄疾,

李逸很快回到了胜业坊李宅,

在他回京前,皇帝已经派人敕修武安郡王府,大门外的乌头墙都修高了些,代表阀阅的乌头门自然也加高加宽,更加气派。

而乌头门内的郡王府大门,

同样也是门房加高加宽加深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