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倒是还记得这位,虽然郭二郎在他眼里有挺多缺点,为人抠门,还压榨百姓,甚至对乡民放高利等,
但这也算是乡间小地主的通病。
“姑父现在忙什么呢?”
郭二郎赶紧起来,躬着腰说现在他是罗家堡石桥桥会的副会长之一,负责管着桥会会员们捐钱所置的田产,以及桥头的一些铺面,还有桥会的桥仓。
桥会居然也有一千二百亩地,还有一个借贷的桥仓,每年地租、商铺租收益,除部份维护大桥和疏浚河道外,其它的就用来借贷,
因桥会会长是罗三,规矩还是按李逸的来,借贷利息是比乡间的要低不少,也算是帮扶方便乡党,同时桥会资金也能继续累积。
这就是一个专项的基金会,这东西的好处是以后维修桥梁、疏浚河道这些,不需要再跟百姓摊派,桥会的资产能够一直累积增值,甚至桥会的钱还能借贷给百姓便民,粮食储备也能救灾。
有李逸等地主、豪强们带头捐资,然后一直经营,就能减轻乡民不少负担。
这也算是乡贤的一种传统的造福乡里的一种方式。
反正现在御宿乡不仅有罗家堡桥会,还有路会,也是大户们捐了一笔钱,其中李逸出了大头,置地买田等,其收益部份就用来维护御宿乡的这些路。
路会资金多经营好,那么修路这块以后乡民也不用出钱了。
在桥头吃着豆聊着天,
那边无极堡的管事,也早就按罗三的吩咐,去猪场挑猪,今天要杀很多头猪,在无极堡办流水席,吃的其实也简单,就是烂肉面条,十里八乡的乡党,只要来的都可以吃。
这场流水席肯定会有很多人来,也要费不小,但对于如今的李逸来说,一年多没回来了,请乡党们吃碗烂肉面,洒洒水。
乡望,他还是很在意的。
十里外的神禾塬上常宁宫,秦王李世民带着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一行,悄然而至。
这座他为母亲所建的常宁宫,早已经建成,很是气派。
李世民在这皇家寺庙里漫步,脸上却没有什么笑容。
回京后,他就感受到了那种压制。
父皇在打压他,太子兄长则对他充满敌意。
今天,皇帝下诏,以他的次子李宽过继给五弟智云,袭封楚王。
以他的嫡次子宜都王李泰进封卫王,过继给四弟元霸。
自己两个儿子,都封了亲王,可李世民并没有半点高兴,因为这两儿子被过继到自己早逝的兄弟名下,从此就不再是父子了。
李宽李泰以后喊他伯父,李世民一时很难接受,他提出让皇帝从宗室中另选人过继到元霸和智云名下,可皇帝没同意。
诏令颁下,名份已定。
最让他烦心的不止是这个,还是他已经知晓,这次他回朝后,皇帝就不打算再让他回洛阳了。
所谓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他都不能去洛阳,那这些头衔也只是空衔了。
侯君集过来。
“大王,这塬上好多村民往无极堡去,说是武安王要在无极堡摆流水席,附近乡党去了就有烂肉面管饱呢。”
李世民望向南面,距此也就十里地。
“那我们也微服前往,去蹭蹭他的流水席烂肉面,正好肚子也饿了。”李世民道。
几人换了便服,还特意把马换成了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