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78章 龙归大海(第3页)

第478章 龙归大海(第3页)

隋末大乱,战乱饥荒中,这些可怜孩子往往在饥荒时,最先被抛弃,反而是比太平年月里,傻子残疾变少了。

李逸五个孩子,一个养的四个亲生的,都养的白白胖胖很健康,也是极不容易的,毕竟李家可是有专门的保姆奶妈,还有专门的产妇、助产,甚至是家庭大夫。

就算是一般官员之家,都很难有这么好的条件。

这个时代,连皇家,都会经常发生胎儿流产,婴儿夭折的情况,贵族官员家也不少,

条件越好,婴儿成活率就更高些。

都说越穷越生,

这时代的百姓没什么保障,生儿既能防别人吃绝户欺负,也是将来家庭的重要劳动力,甚至是将来养老保障。

另外拼命生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年头成活率太低,只能多生,就跟种地一样,广种薄收,多撒种子。

生孩子也一样,生个十个八个,总能长大个三五个,哪怕其中还有女儿,但总能长大一两个儿子嘛。

都是被时代所迫,时代环境和生产力,决定了这些。

不像后世,生不生无所谓,结不结婚也无所谓,甚至有没有亲戚、宗族都无所谓,没有那么多需求。

那种对儿女、对夫妻、对家族亲戚的需求,早有国家、社会可以取代了。

生产力改变了一切。

但这个古典的农耕社会,却还得依靠老一套运转。

就是王公贵族、门阀豪强,都越发注意宗族、子嗣传承。

这年头,要是谁家有八个儿子,哪怕是最贫穷的老百姓,甚至是佃户之家,只要孩子成人,那都能在乡里横着走,起码是没有敢随意欺负的。

贵族官员豪强大户,就多纳妾,这样就能优生优育。

普通百姓,那就先生了再说,至于说养和育,能活着就行。

李逸回河北任职,

除了四个妾侍,还有二十四个姬侍。

又有武安王府一套班子的幕僚,以及亲事、帐内五百步骑,又有皇帝从元从禁军调拨的五百步骑禁军。

他有一千精锐步骑随从侍卫。

他舅父相州总管张河张道源也同行,还有洛州刺史淮阳王道玄,也在此列。

邢州刺史陈君宾、赵州刺史张志昂,洺州大总管府长史杨恭道、司马张亮,

这支队伍队伍人很多。

武安王府的四位典军刘黑子罗大富,以及刘黑闼苏定方,负责率八位副典军,与皇帝派来的禁军四位中郎将李存孝,一同负责路上护卫任务。

看着杜十娘满眼都是不舍,

李逸转身拥抱,弄的她满脸通红。

“我不在京,你自己多保重,有事可以写信给我,也可以让三叔找我两个师兄,或是找你堂兄他们帮忙。”

杜十娘红了眼眶,“夫君在外也多保重,我在家会照顾好几个孩子的。”

同一出天京的还有北平王李开道和定襄王李大恩,他们比李逸先走一步,走蒲津浮桥,经河东至太原,然后李大恩去雁门,李开道经井阱去营州。

李开道一早就出发,也没跟李大恩同行,归心似箭,策马奔腾。

当长安城远远的甩在身后,彻底的消失不见后,北平郡王李开道这才放缓速度。

终于离开长安城了,他决定再不来了。

李渊,就没安好心啊。

一想到自己如今成了营州总管,北燕州、檀州被朝廷拿去,换了营平给他,他心里很不爽,但在长安城,他不得不答应。

终于龙归大海虎入山林了。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