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著儿子微笑。
李世民,越发激动了。
李逸把这父慈子孝的一幕看在眼里,李渊確实是会画饼,李世民也还是比较年轻,终究是才二十三岁,哪怕这两年经歷了许多架空,累积了不少失望,但仍还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了。
“武安王李逸接詔!”
李守素又拿出了一道詔令宣读。
紫袍玉带的李逸起身上前。
皇帝也给李逸加了几个官职,陕东道大行台左僕射、并州大总管、河东征討行营副帅,并州道行营总管。
还给加了三百户实封。
如今他李逸的官衔,是司空兼侍中陕东道大行台左僕射并州大总管右卫大將军上柱国武安王,
河东行营副帅兼併州道行营总管。
实食封一千五百户。
“臣李逸奉詔!”
接过詔令,能感受到殿上无数目光望来。
谁能料到呢,
这位武安王在代北被太子免职,还以涉嫌谋反之罪召回京师,结果回京第二天,就获得如此重的作用,还加了三百户实邑,实实在在的的大唐实封並列第一人。
秦王实封也是一千五百户。
裴寂、安兴贵兄弟,只有六百户,其余几个实封功臣,更只有三百户实封。
太子的行营长史,如今是秦王行营的副帅定州大总管,改任并州大总管。
并州大总管原本是齐王遥领,襄邑王李神符检校,现在由李逸接任了。
继续宣读詔令。
礼部尚书,天策府长史检校黄门侍郎唐俭,授行营长史。工部尚书蒋国公屈突通为行营司马。
齐王李元吉为行营副帅,
淮阳王李道玄授代州总管、雁门道行军总管。
李道玄没有恢復大总管,他抗令一事,还是多少有些影响的。
襄邑王李神符,调任幽州大总管,而原来太子任命燕郡王李艺为幽州大总管,这次皇帝改授李艺为涇州总管,涇州道行营总管。
罗士信为普州总管,尉迟恭为朔州总管::
最后,
皇帝派太子出镇州,率燕郡王罗艺,以及大將军竇琮、桑显和、薛万彻等击西路突厥郁射设、沙钵罗设军。
基本上,
皇帝也放弃了让李世民或是李逸等去辅佐太子守河东的打算了,这次让李世民掛帅,统领的虽还是河北河东两道兵马,但將领,却基本上调了天策府、秦王府、陕东道大行台的將领,
原来秦王府的那些嫡系將领,屈突通、段志玄、翟长孙、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张士贵、双土洛等,也全都隨秦王征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