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真正的以少胜多的。
想达到局部优势,那就得通过兵力的调动,最好就是出人意料,趁其不备。
出兵的时间、路线,都是关键。
正常中原与草原交战,都是秋冬时节,游牧部族南下抢掠,春夏时节,中原王朝北伐反击。
这是自然环境天气等决定的。
可打仗,有的时候就得反著来。
黄河结冰,秋高马肥,草原部族最喜欢南下抢掠。
中原王朝则喜欢在草没长好、马没长膘的春夏季节反击。
这是常规打法。
但有时剑走偏锋,效果更好。
此时,
就不是出兵塞外的好时机,
但唐军一直屯兵马邑,还监视著定襄汗庭,又有突利这个鉤子在引诱頡利,
当頡利被钓出窝,去奔袭八百里外的突利牙帐,
一个巨大的破绽就显露在李逸面前了。
这么好的机会,
李逸要不动手,那才是傻。
军爭之难者,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如果頡利不是带著三万人马杀向八百里外的突利汗庭,
李逸想抄頡利定襄汗庭老巢,並不容易。
此前,李逸派五总管,各领千骑,五路出关,在汗庭周边游击了一个月,
五位总管就都没有找到机会袭击頡利汗庭。
歷史上李靖攻定襄汗庭,並不是一场简单的突袭。
而是持续数月的一场战役,李靖先是在头一年的冬十一月,出兵突袭了定襄南面的恶阳岭,
以几千兵马突袭占据了这处险要之地,屯兵驻守。
控制了恶阳岭,就控制了定襄汗庭南下的通道。
在此后几个月时间里,
李靖驻恶阳岭这几千兵马,一边屯守险要,一边派轻兵不时突袭部落,抢掠他们牛马,
弄的突厥人一日数惊。
甚至还派出了间谍,暗中策反頡利身边人,其心腹康苏密就向李靖投降了。
等到次年春,
李世绩又出兵前往阴山白道封锁,
定襄汗庭军心动摇、阵脚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