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干一起兵,不管他打什么旗号,都坐实了他叛乱的事实。
而且还把太子给拖下了水。
而现在他还打出清君侧这么可笑的旗号,矫诏称秦王要谋反,皇帝密诏他入京勤王。
如此虽然暂时能够蒙骗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兵,
甚至现在还能突袭拿下了庆州南面的宁州城,
可根本用不着担心他,
皇帝一道诏令,一位朝廷使者,
就能让庆州勤王军倒戈,杨文干在庆州时间不长,他的心腹也不会有很多。
绝大多数将士都是被欺骗了,当他们明白真相后,为了将功赎过,也是为了自保,
肯定要砍下杨文干的首级以赎罪。
杨文干不反,那三百套铠甲爆出来,对太子的威胁并不算大,皇帝不会因此真拿太子怎么样。
可现在皇帝召杨文干进京,结果他却矫诏举兵要入京清君侧。
太子这下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这是真正的严重越线,并且危及到皇帝了。
现在东宫在外的重要心腹杨文干,必死无疑,而且其它跟太子密切的在外统兵大将,也必然要面临一次大调整。
更别说,在长安城内的东宫兵,和太子系的将领。
镇守泾州的燕郡王李艺,他这个泾州总管肯定是当不成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陛下会易储吗?”马周带着一点期望。
他是李逸心腹,自然也是知晓玄武计划的,甚至为李逸出谋划策,他很清楚这个计划的胆大和疯狂,更知晓其危险。
如果可以通过这次事件,让皇帝废掉太子,立秦王为储,那无疑比玄武计划更好。
李逸扯下一根狗尾巴草,扎着草蚂蚱。
他摇头,十分清醒的道:“这个时候,就不要再抱有什么幻想了,必须得坚定意志,不可动摇。
一切按计划进行。”
这次太子会被皇帝收拾,但不会废黜,
而他们筹划这些,也没指望皇帝废掉建成,只是想争取时间,并借机清除掉一些障碍。
太子调进京的三百幽州突骑、以前驻守东宫长林门的两千精兵,
以及齐王隐匿在长安城的一些亡命之徒,和齐王府明面上的侍卫力量。
这几支兵马,可不能小瞧。
历史上李世民铤而走险,逼到绝处后以八百侍卫发动玄武门之变,可是差点功亏一篑,差点就被薛万彻、冯立、谢叔方等人带领的宫府兵给坏了好事。
连秦王府,都差点让宫府兵攻破,长孙王妃和杜如晦,都得帮忙给王府墙头守卫的侍卫搬运弓箭。
若是现在能把长安城中东宫和齐王府的兵给削去,
甚至是把薛万彻、冯立、谢叔方、李安俨,以及如王珪、郑善果、唐临这些东宫文臣武将给赶出京,
那到时会轻松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