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656章 鸟尽弓藏(第2页)

第656章 鸟尽弓藏(第2页)

以诸王为世封都督,以功臣为世封刺史。

齐王分封于交趾,日南郡建国,秦王则分封于南中,世袭南宁州都督。

代郡王元逸、赵郡王孝恭、魏郡王道玄、燕郡王李艺皆有大功于国,朕欲皆封为世袭刺史,

裴监觉得该分封于何州?”

裴寂道:“臣以为,若封功臣为世袭刺史,则当和皇子一样,分封于四边。

代郡王李逸,可分封于海南珠崖岛,世袭振州刺史!”

世袭刺史,也不算是多新鲜的东西,在秦朝以前,十分常见,叫世卿世禄。

秦统一六国,官员统一由中央委派。

到了北魏后期,国家衰弱,世袭官又开始出现了。

比如北齐的奠基人高欢,那位有名的大帅哥,他就官至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增封九万,并前十五万户。

西魏开国元老梁景睿,被封为世袭河州刺史,使持节、都督河渭部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而镇压过葛荣起义的北魏宗室元天穆,也因镇压起义有功,被封为监国史、录尚书事、开府、世袭并州刺史。

自北魏末年以来,世袭官开始多了起来,不仅是那些顶级权臣得世袭大州刺史,

甚至也有一些军功封侯者,还世袭县令。

北魏的建节将军泉景言,假宜阳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他儿子泉企十二岁时袭侯爵,也世袭了县令之职。到泉企儿子泉元礼时,已经改朝换代了,

但北周皇帝在他立功后,也还是封他为卫将军、车骑大将军、世袭洛州刺史。

一直到后来周武帝灭齐,统一北方,重订制度,令世袭州郡县者改为五等爵,州封伯、郡封子、县封男。

隋朝一统天下,连地方州郡官征辟属吏的权力,都收归中央,直接由朝廷委任,当然也不会搞世袭官制。

现在右仆射萧瑀,主张大唐实行分封制,不仅分封宗室皇子,也分封功臣。

皇子世袭都督,功臣世袭刺史。

李渊的第一份世袭名单,总共六人,二皇子李世民、四皇子李元吉,以及功臣李逸、李孝恭、李道玄、李艺。

裴寂清楚皇帝此时采纳萧瑀的分封策,真正的目的还是要保太子,彻底解决秦王,顺带清洗一下最有威望,功高震主的那几位。

萧瑀的分封策,不是现在才提,大唐刚建立他就提过许多次了。

皇帝在此时要分封皇子为世袭都督,分封功臣为世袭刺史,用意还是非常明显的。

裴寂也是不客气,上来就给李逸选了个最偏远的地方,真正的天涯海角的海南岛,

振州,就是隋朝在海南岛所设的三郡之临振郡,在后世的三亚一带,海南岛的南端。

大唐武德五年,朝廷在岭南冯冼两家归附后,也算是对海南岛宣示了主权,在岛上设立了崖、儋、振三州,把隋朝的儋耳、珠崖、临振三郡,改成了三州。

不过那实际上,完全都是由岭南豪酋冯家、冼家控制的,岛上也基本上都是獠、狸。

朝廷在岛上设立了崖州都督府,授实际掌控的狸人豪强冼氏为都督。

那就是个没怎么开化的海外蛮荒之地,

真要把李逸分封于振州,做世袭振州刺史,那李逸也就彻底被踢出朝堂中枢,甚至让他在那岛上随便折腾,他都对朝廷,对皇帝、太子造不成任何威胁了。

把同样亲秦王的魏郡王李道玄,分封去黔中大娄山的夜郎···

世袭都督、刺史最狠的一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