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调任工部侍郎,后来又出任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也正是调入陕东道大行台后,温大雅与秦王渐渐亲密,最后坚定的站到了秦王这一边。
如今皇帝罢撤陕东道大行台,温大雅入朝,复任黄门侍郎。
陈叔达也很清楚,这是皇帝对温大雅这两年跟秦王亲近的不满表达。
温大雅苦笑,拉着他不放,“江国公,先进屋换身衣服,别着凉了。”
老头执拗的要走,
李逸站那没动,
刘世彻招手,便有四名甲士过来,把陈叔达团团围住。
“李逸,你要干什么?”
“陈大貂,稍安勿躁!”
雨倾盆而下,不时还有雷鸣电闪。
天地一片昏暗。
陈叔达破口大骂,门下省一众官吏,却只敢远远的观望,没有人敢上前来。
李逸的威名,
还有那擐甲持矛的甲士,
再加上那真伪难知的敕旨,
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哪怕有人也跟陈叔达一样,猜到了某种可能,但却没有像陈叔达那样站出来。
这门下外省里不少官吏,有的还是隋朝过来的,他们这些年经历过的事很多,
今天注定又会是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风雨中,
数人从雨幕中奔来。
“代王。”
李逸认出来人,是李世民身边的贴身侍卫队长,曾经武功别院儿时伴侣,跟侯君集、乔轨、段志玄并称为幕府四旧的许洛仁。
许洛仁虽说官职不高,此时也仅是个车骑将军,
可也是关陇将门出身,他兄长许世绪,还是李渊太原元谋十七功臣之一。
许洛仁最擅音律和相马,李世民好几匹名马,都是出身他手。
“代王,”许洛仁浑身被雨淋的湿透,但一脸的兴奋掩饰不住,“代王,秦王让我来告诉代王,宫内已定,
请代王与诸位宰相一同进宫。”
虽然这是李逸预料中的结果,但真听到这好消息,也还是不免长松口气。
他也是赌上全部身家性命的。
他示意许洛仁来到一边,询问具体一些的情况。
许洛仁压低了嗓音,可仍是难掩激动。
听到太子和齐王都已经被控制,并没有死时,李逸点了点头。皇帝也还好,估计受了不少惊吓。
这场玄武门政变最关键的三个目标,皇帝、太子、齐王,太子是拿下的最轻松的,
尉迟恭一只手就把他擒下了,没有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