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林枫提及工业。
林政眯起眼睛,慢慢抿了一口茶,露出一丝讚许的神色:
“你说得对,工业是国家的根本,製造业是立国之本,不能丟。你接著说。”
林枫继续说道:“工业方面很容易成为我们的优势,这固然不假。
但我们能看到,对手肯定也能看到。
现在全球局势复杂,未来我们很可能面对来自供应链方面的打击。
m国极有可能通过『脱鉤』和『去风险』来限制我们继续將工业化做大做强。
同时m国为了避免製造业空心化持续发展,肯定会採取措施回流製造业的。
虽然事情也没那么容易做。
產业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移的。
他们想回流製造业,可成本和工人可是都回不去了。
倒是我们得提防来自对手的对我们的打击。
毕竟对手发现自己无法回流製造业,那么完全就会採取种种措施来破坏我们的製造业做大做强。
如果未来可能爆发战爭,那么第一波一定是贸易战的形式。”
林枫倒也不在乎这话会不会引发什么波澜。
有识之士,对於可能到来的贸易衝突一直有著清醒的认知。
甚至有的在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预言了十年后的贸易衝突。
像林政这种层面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
尤其是林枫特意了解过,林政也是典型的保守主义,觉得激进主义太保守的那种保守。
这跟林枫的观念倒是高度重合。
两人的对话可以说是新旧保守主义的交集了。
因此林枫也不介意在爷爷面前直抒胸臆。
林枫继续说道:“另外,我还觉得,我们的製造业不能只做代工,更要掌握核心技术和品牌话语权。
像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產业,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但还不够。
未来要在更多高端製造业领域突破,把『中国製造』真正转变成『中国智造』。”
林政轻轻敲了敲桌子,缓缓说道:“你能看到这一层,很不错。工业是根基,科技是利器,二者结合,才有未来。”
林枫点头:“是的,爷爷。m国一味地金融化、资本化,早晚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而我们只要扎根实体经济,坚持工业化道路,不盲目跟风金融泡沫,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於自己的发展之路。”
林政神色凝重,缓缓开口:“不错,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国家的大方向不会错,但在执行层面,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甚至很多人当年听说產能过剩就一股脑打出保护环境的幌子说要取缔全部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