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技术和撤人,这事情要一码归-码。该谢谢的谢谢,该讨厌的讨厌。
在本时空之中,两国的关联就更加紧密了。因为钱学森学握了很多美国(后世)的火箭技术。为苏联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思路和经验。
所以,莫洛托夫告诉了斯大林同志--个足以提振精神的好消息:“伟大的领袖,我们的洲际导弹试验数据非常好。美国已经瑟瑟发抖了。”
这话真没说错,如果说中国人是在亚洲让美国觉得难堪的话。那么苏联人可是在全球范围内让美国恐慌。现在苏联的导弹已经快能够到美国本土了。美国岂能不害怕?
"而且,通过洲际导弹的技术,和与中国钱小组的技术互助,我们在航天事业上也有了大踏步的前进。我们科学家所预见的,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开启了。”
听到莫洛托夫的话,斯大林的精神为之-振。
"航天器局的详细报告在哪里?
莫洛托夫找到资料交给斯大林。
斯大林细细的看了-遍后道:“里面提到的人造卫星发射时间无误?”
“无误。”莫洛托夫点头。
斯大林笑了:“好好好!发出邀请,邀请中国的毛同志访问苏联。邀请他观看我们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升空,同时我也有一些事情和他聊。”
第九十--章留学生与出发
时间:四个月前。
“孙家栋,你快点!这次的实习机会可是从全校那么多学生手上好不容易抢来的。要是迟到了,我和你急眼!”
黄志明扯着噪子大喊道。
而他吼的对象正是和他一样来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留学进修的孙家栋。
孙家栋急急忙忙的背着行礼,赶着和黄志明出门。
“临时闹肚子,我哪能控制的住,对不住对不住,赶紧跑!现在车肯定还没走!”
两个中国留学生疯--样的向着学校门口跑去。还好,大巴车还停在那,没有离去。这让两人松了一口气。
上了车,把东西都放好之后,两人才呼出一口浊气,觉得轻松多了。
“欺,孙家栋,这次苏联要搞的第一次人造卫星试验,你说能成吗?"黄志明坐在座位上发问。他用的是中文问的,因为他怕被旁边的人听到。
坐在这两大巴车上的年轻人们是从苏联各工程院校选出来的精英,一共只有五十名。
而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参与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实习工作。
这是对年轻科学家、技术大拿的一次帮助。帮助他们更早的获得参与顶级研究的经验。
虽然他们这次进去实习,大概率都是干杂活。但是去这里干杂活也是不容易的。
毕竟这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航天飞行器。目前苏联人在航天项目的进度上是领先于美国佬的。
听到黄志明的话,孙家栋道:“我觉得问题不大。我看了好几期苏联关于他们航天器的期刊了。还有他们自己洲际导弹公布出来的数据。我相信这次发射卫星,苏联成功性很高,失败可能很小。”
黄志明道:“我也这么觉得的。哎呀,但是总觉得不踏实。这在苏联都是最高保密等级的项目,怎么就允许咱们两外国人参加实习呢。咱们的政审能过?”
孙家栋也纳闷呢。这么宝贵的名额,苏联人自己的学生还不够分呢,居然如此慷慨的给中国留学生来俩?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能有实习机会,就算是专门打杂也行。能亲自看见火箭啊!
想一想孙家栋和黄志明都感到激动。
不仅仅是他们,其实车上的那些苏联学生们也都一样的激动。
不过这些激动的苏联学生看见他们这俩中国面孔的时候多少也有些嘀咕。
他们嘀咕的内容和孙家栋自己提出的疑惑是一样的。这个项目怎么会让中国留学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