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主角陈延森完整txt > 第730章 首日17 2亿美币合资建厂方案陈延森 我只要控股权(第3页)

第730章 首日17 2亿美币合资建厂方案陈延森 我只要控股权(第3页)

作者详细梳理了星源科技从突破28纳米制程,到研发EUV光刻机,再到实现14纳米量产的全过程,最后感慨:“这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胜利!森联资本的投资、华科协会的技术支持、国内材料厂商的

配合、天工科技的芯片设计,少了任何一环都不行。”

不少网友满心疑虑。

星源科技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技术迭代的三连跳,这速度实在太快。

此前,不管是纸媒、电视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反宣传过高精密机床是“工业母机”

、光刻机是“工业明珠”

,足见这些技术的顶尖难度。

可为什么星源科技好像轻轻松松,分分钟就把它们攻克了?

“所以,破晓A220和烛龙G1051到底有没有技术难度?”

“欧美地区的半导体企业都在采购,你觉得能没技术含量吗?”

“不是难度不高,而是星源科技的研发实力太强了,为了完善生产工艺,顺便就把光刻机造出来了;造光刻机的过程中,又顺手研发出了五轴数控机床!”

网友的议论彻底沸了起来,顺势就将天工与星源科技双双推上了神坛。

谁敢说一句质疑或难听的话,立马就会被人扣上不爱国的帽子。

另一边。

赵东升站在十几位手机品牌的老板中间,手里拿着一枚鲲鹏芯片的样品,侃侃而谈地说它的性能、兼容性和产能供给情况。

雷逸军在听完报价后,立即响应道:“赵总,小米首批先订500万颗。”

“赵总,华为要400万颗。”

余晨东抬手示意。

“美图要300万颗。

“网易200万颗。”

“360要600万颗。

"

39

事实上,根本不用赵东升多费口舌,一群“小弟”

厂商就颇为自觉地哐哐下单。

这边刚定完,苹果亚洲区董事葛悦又有了动作。

他稍加思索,又与远在灯塔国的库克沟通后,爽快报出数字:“500万颗。”

毕竟面对一颗容量更大、成本更低、性能还更强的RAM芯片,苹果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山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企业代表见此情形,脸色愈发难看。

此时的苹果,依旧是全球第二大的智能设备采购商,每年的订单采购额高达30亿美币。

在2013年之前,这块蛋糕是山星和SK海力士对半分;2013年之后,美光收购了小日子的尔必达,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如今又多了一家天工科技!

多一家竞争者,他们就要少吃一口!

更关键的是,他们很清楚苹果的采购流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