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留言:
“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少年。
他也出现在我们的梦里。
现在,我们都想成为他。”
导师合上稿纸,望向星空。
她知道,萧炎早已不在。
但他的选择,他的信念,他的火焰,已经超越时间与维度,成为宇宙本身的一部分。
就像风带走花瓣,却不曾终结春天。
就像黑夜吞噬灯火,却无法否认光明的存在。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孩子问起:“什么是英雄?”
他们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英雄不是最强的人,而是最暖的人。
是在所有人都缩手时,还肯伸手的人。
是在自己冷的时候,还想给别人取暖的人。”
而在宇宙最偏远的一角,一颗刚刚诞生恒星的行星上,原始生命首次抬头望天。
它们尚不懂语言,却本能地围成一圈,用身体挡住寒风,保护中间那簇微弱的火苗。
那一刻,遥远的探测器捕捉到这一画面,自动归档:
文明编号:Zeta-114
进化里程碑:首次社会性护火行为
关联指数:与《薪火录》第十三章描述高度吻合
备注:火,正在学会走路。
风仍在吹。
穿过山谷,穿过城市,穿过星辰与尘埃,穿过千万次低头、伸手、拥抱与低语。
它不再只是自然现象。
它是记忆的载体,是信念的信使,是愿力的呼吸。
而在所有光与暗交织的缝隙里,那个名字早已不属于某个人。
它属于每一次颤抖中仍选择站立的灵魂,
属于每一双冰冷手中仍愿递出温暖的手,
属于每一个明知可能徒劳,却依然点亮灯火的瞬间。
当你在雨中为陌生人撑伞,
当你把最后一块面包递给乞丐,
当你深夜加班只为完成一份病患档案……
那一刻,你就成了他。
那一刻,火就在走路。
那一刻,春天又一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