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系紧鞋带,“你说我是光之使者?那我就得跟光一起跑。”
两人骑上摩托雪橇,在狂风暴雪中穿行两个多小时,终于找到断裂点。
一根水泥杆被积雪压垮,电缆垂落冰面,冒着微弱火花。
扎西二话不说跳下车,从工具包里掏出接线钳。
阿依古丽也跟着动手,手指冻得发紫,却坚持扶住绝缘套管。
“你真是个怪人。”
扎西一边焊接一边笑,“北京的大教授,跑到这儿来修电线?”
“我不是教授。”
她喘着白气,“我是电工的女儿。”
终于接通,远程检测显示电压回升。
他们相视一笑,准备返程时,天空忽然裂开一道缝隙。
极光如绸缎般垂落,绿光映照雪原,仿佛天地间亮起了一盏巨灯。
扎西仰头望着,喃喃道:“原来……这就是你们说的‘无线输电’?”
她摇头:“不,这是自然的光。
但我们做的事,是让人类也能学会这样发光??不靠燃烧,不靠掠夺,而是连接。”
回到营地已是清晨。
她顾不上休息,立即召开视频会议,召集启明学院工程组。
“双湖的经验必须固化。”
她在屏幕上圈出故障点,“我建议在高寒地区推行‘社区共治电网’模式:每个村落培训两名以上本地运维员,配备便携式诊断设备,建立积分奖励机制。
让他们不仅是用户,更是建设者。”
赵振国在线上点头:“国务院刚批了专项基金,支持边疆微电网自治计划。
你提的‘光明守护员’制度,将成为试点政策。”
会议结束,她正准备合上电脑,邮箱提示音响起。
是NASA发来的更新文件:中美联合团队已完成“环地光伏星座”
第一阶段轨道模拟,预计明年春季发射首颗试验星。
附件中有一段视频??美国犹他州沙漠接收站成功接收来自中国海南的能量束,现场工程师举起一块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谢谢,中国朋友。”
她笑了,回复道:“下次试试让光穿过太平洋,照进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家。”
午后,她独自登上附近山丘。
风停了,阳光洒在雪地上,刺得人睁不开眼。
她打开随身携带的旧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写下:
“今天,我在海拔五千一百米的地方修了一根电线。
我的手冻僵了,心却烧得滚烫。
原来最远的路,不是从地球到太空,
而是从一盏灯,到一颗心的距离。
我们总以为科技是向上攀登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