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溪畔的草坡上,阿壮抓了一只蚂蚱放在矿泉水瓶里,还别出心裁地塞了几根青草进去。
“哥哥,这给杨姐姐的。”他递来,赵霖忍俊不禁,他已经能脑补杨喻绮收到这“厚礼”精彩的表情了。
“她一定很惊喜。”
赵霖瞅了一眼这瓶子,总觉得单调,目光寻了一下,停在了一处野花丛上。
*
杨喻绮裹着毛巾,趁着补妆的间隙拿起桌上的瓶子喝了口水。
她身上的戏服全都湿透了。
化妆师正用纸巾吸干发梢上不断滴落的水珠。
这场雨戏拍了足足几遍,一直没过。
这场戏堪称全剧最重要的转折点——林知棠与陈安从针锋相对的对手,转变为携手共进的盟友。在深入调研后,林知棠意识到简单关停工厂并不现实,于是转变思路,决心找到兼顾发展与环保的新路径。
绿水县的支柱产业竹制品厂虽是龙头企业,其污水排放问题却严重威胁当地生态环境。经过周密调研,林知棠决定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直对她心存芥蒂的陈安,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她的执着与智慧打动,最终选择站在她这一边。就在改革初见成效时,曾被林知棠处罚的化工厂老板趁机在雨季制造事端,企图污染水源并嫁祸给她。
而这场雨戏,正是林知棠发现水质异常后,与陈安在暴雨中联手应对危机的关键戏份。
但两人状态频频不到位。
李导看完监视器的回放,蹙着眉。
“宇安,你的情绪还是差一点。这时的陈安应该是既担心局势,又为林知棠的坚持所触动,那种复杂的心理要通过眼神传递出来,不是单纯的焦急。”
“你也是,小绮,你信念感很好,但要注意和宇安的互动要有层次。这场戏是你们关系的转折点,从对立到并肩作战,那种默契要通过细微的动作和眼神交流来体现。”
杨喻绮点了下头,“明白了,再来一次吧。”
然而重来了几次,还是没法让李导满意。
见两人状态不佳,李导索性调整了拍摄方案,保了一条,明日再重拍。
好不容易熬到了收工,陈宇安轻叹口气。他压力也不小。以往多演偶像剧,第一次接触这样厚重的正剧,多少有些吃力。
杨喻绮感觉到他的紧绷,强打起精神安慰:“没事,我们再磨磨,晚上还有时间。”
陈宇安点了下头,提议:“要不要等下一起吃饭讨论讨论?”
“好。”
在路上,杨喻绮给赵霖发消息,和他说明了情况,今晚饭局来不了了,工作还没处理完。
“小绮,你看看你要吃什么?”
杨喻绮放下手机,探头去看陈宇安递来的菜单。
吃饭间隙,手机屏轻轻一亮。
赵霖回复了个“好”字。
*
饭后回去,他们就叫上了剧组的几个演员一起,在房间里磨戏。此外,还请来了化工厂老板的王老师,这个全剧唯一的反派的演员,还是老戏骨。王老师在看完他们的试戏后,亲自示范。
和他上演对手戏的杨喻绮,一下子被王老师的情绪张力感染并且带动,创作的想法变多了,甚至有了些即兴发挥。
旁边一处观戏的陈宇安眼睛发亮,鼓掌:“这个感觉很好。”
陈宇安按着王老师的指导重新走了一遍戏,这一次,比起在片场里的任何一次,都要来得到位。
夜幕处,一处上弦月独挂夜空,屋里的气氛依然一派热闹。
趁着中途有人下楼取外卖的休息间隙,杨喻绮拿起旁边的手机,发现不知不觉已经十点了。才看到赵霖两小时前给她发的消息,正打算回,本人的语音凑巧就打来了。
她接通电话,轻推开阳台门,将满室的热闹暂时关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