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不对!”两广总督府的将士编制是人,这一看就远远达不到。陪同南下的锦衣卫和东厂,这时候就发挥出作用了。肖志行他们不相信当地官吏,直接使用自己人去一一核查。两日后——“问题很多。”肖志行神色凝重。“首先,实到人数缺少人,不知道去哪了。”两广总督府最近又没有什么大型地方冲突,只有镇压梅坤造反那一次。在那场斗争活动中,如果士兵因伤不能继续赴任,甚至牺牲,都要如实上报朝廷。无论是伤是死,会在编制册中做好批注。兵部侍郎姚夔冷漠道:“没来的人,你们悄悄把他们抓过来!把名单给我。”这批逃兵,怕是要遭老罪。《大明律·兵律》规定:“凡临军征讨,有临阵先退者,斩。”关于这点,朱祁钰并未有所改动。他修改的是,针对士兵平时逃亡(非战时)的相关条例。先前,明朝还是军户制,朝廷默认军户有三次当逃兵的机会。第一次逃亡,被抓回时“杖一百,发回原卫所继续服役。”,如果自首,可减轻处罚(如杖八十)。第二次逃亡,杖一百,发配边远艰苦的卫所充军。第三次逃亡,直接处绞刑。可如今景泰年间,已经取消了军户制,并且士兵的福利待遇提升许多。于是将三次机会削减成两次,第一次当逃兵杖刑警告,若有再犯,直接枪毙。军官逃亡的处罚比士兵更重,通常直接处死,严重的甚至会牵连家属或下属。如果军官疏于管理,管辖队伍内出现逃兵,轻则罚俸、降职,重则革职或杖刑。因此,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志的肖志行,拥有直接处罚权,在场的军官,大部分被原地革职。没有按时到场的人,将受到全国各府各县的通缉。“就你这身高,也能入伍?”肖志行的眼睛是一把尺子,谁的身高没有达标,一看便知。姚夔和李贤,则是在一一核查资料。集合通知提到,要求每个士兵携带户帖。不止于此,还让每个人现场印下指纹,检查是否有冒充者。肖志行满头大汗的回来,他询问两个文官。“有没有发现问题?”“有!”姚夔回答道,“冒名顶替者人,超龄者人。”“???”这个数据太离谱了吧?在编制内的将士有名,就有缺席人。其中,冒充者人,超龄者人?也就是说,真正符合要求的将士,只有不到人?“这事严重了。”三人同时心头一紧。在征兵这件大事中,犯下了那么严重的错误。君父眼里容不得沙子,怕是要有一大批官员要下马。不要以为,地方官吏犯了错,与位居朝廷的大臣就没有关系了?你们应尽的监察审核责任呢?有没有做好?“兰堔,必死无疑!”李贤仿佛出了口恶气。姚夔笑道:“说不定,还会被抄家?”肖志行加了一句:“能不能再大胆一点?”尽管贪污的证据尚未掌握,但是在征兵事项中虚假上报,以次充好的行为,足以判决兰堔斩首。“总督府每个月给你发放多少俸禄?”“三十五两。”“???”随机抽取的近百名士兵,他们的回答并无差别,让三人同时愣住。“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兵部核算的过程非常繁琐,会安排大量官吏走访当地调查,为了避免兵部官吏被收买,通常会上交一百份数据,综合取最多值。要耗费数年之久,准确率也是高得可怕。正是因为费人费事,所以,直到最近才发现两广总督府阳奉阴违的行为。既然兵部声称,两广总督府的在职将士比编制名单多了人,那就是有!不可能兵部为了你一个地方府衙,故意针对吧?“好,那你回答我!何时发放?如何发放?是否足额?”被约谈的将士们沉思一会儿后,回答惊人的一致。“总督府每天都会发放粮食、鱼肉、布匹、精盐这些生活必需品”“等等!”姚夔发现其中问题,“你刚才说的是,以物资的形式,给你们发放?”“是的。”原来如此,以物代资啊,这就是关键点了!大明如今的俸禄发放形式,不管你是九品芝麻官,还是一品大臣,都是直接发放新币。这样有一个好处,能够给予官吏充分自由的选择权。有钱了,你想怎么消费都行。不过也有坏处,容易受通货膨胀而逐渐贬值。万一薪资水平跟不上外面物价上涨,对于朝廷官吏来说,是亏的。总会有一些商人唯利是图,朝廷很难实时监督管控市场物价。为此,朱祁钰在“天市坊”设立了大型超市“天通阁”,里面百货的价格比较稳定。,!如此一来,可以让老百姓心中有对比价格。在调查之前,姚夔、李贤和肖志行三人,去过一趟集市,他们发现当地物价高得离谱。两广总督府的治所是苍梧,这里除了米价之外,啥都贵,是京师的两倍之多。而当地百姓的收入,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真是没有北上广的工资,物价却比北上广更贵。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即便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老百姓倒是没有什么怨言,自适应习惯了。“每天发放的物资,是什么?”士兵们回答道:“每日物资不同,大概是十斤大米、五斤猪肉、十个鸡蛋、三两精盐、棉布一匹。”【ps:虽然“猪”和“朱”同音,不过明朝皇帝不在乎这个,并未因避讳皇室姓氏而改变其称呼。】“每天都发放那么多物资吗?”“不是的,两两组合,比如说今天是大米和猪肉,明天是大米和鸡蛋。”在士兵们看起来,并没有问题,反而觉得当兵真是一件美差,吃穿都不愁了。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老百姓很容易满足的。但是,在姚夔他们看来,这些物资根本不值一两!(士兵月均收入35两,折合一天一两)景泰年间,一石米03两(一石≈1535斤),十斤大米就是20文。猪肉约每斤30-50文,按40文算,五斤猪肉只售200文。采购价肯定没有那么夸张。这,贪得有点过分了呀?李贤却摇摇头说:“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些物资不是本土生产,而是源自别处的呢?”“你,你的意思是?”姚夔愣住。“我刚才派人将士兵家里的大米带了点回来,你们看——”“市场上卖的是圆短粳米,但是士兵拿到的米,是长粒籼米。”:()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