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光线透过五楼教室宽大的玻璃窗,在今安纤长的睫毛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南临高中的教学楼呈回字形,高一(1)班所在的第五层,此刻显得格外安静。与其他楼层每层至少四个班的拥挤不同,五楼只有他们一个班级,以及毗邻教室的、专属于高一(1)班任课教师的小型办公室。这是一种特权的象征,也意味着无形的压力——他们是公认的尖子班。
季予时迈步走向今安,在距离他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下。阳光勾勒着今安柔软的发梢和低垂的眉眼,那份熟悉的脆弱感让季予时的心微微收紧。他敛去方才面对白枫时的所有冰冷与锐利,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深究的关切。
“你好,”季予时开口,声音比平时温和些许,“我们现在是同学了。你……一切都还好吗?”他问得有些笼统,却又意有所指,目光掠过今安依旧显得有些苍白的脸。
今安闻声抬起头,浅色的瞳孔对上季予时的视线,里面带着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成一贯的平静,像是被风吹过却很快平息下去的湖面。他认出了季予时,轻轻点了点头,声音很轻,带着疏离的礼貌:“嗯,一切都好。谢谢你。”
这句“谢谢你”像一层薄薄的纱,客气地将两人隔开。季予时嘴唇微动,似乎还想说些什么,想问问他奶奶身体如何,新住处是否习惯,想打破这层生分的隔膜——
“叮铃铃——!”
就在这时,上课预备铃毫无预兆地尖锐响起,打破了走廊短暂的寂静,也硬生生将季予时到了嘴边的话语截断、吞咽了回去。
走进教室的是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面相憨厚的男老师。他穿着朴素的衬衫,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未语先带三分笑,给人一种亲切温和的感觉。他站在讲台上,目光慈祥地扫过全班。
“同学们好,我是何孟,未来三年,我将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当然,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办公室都在隔壁,他们将专注于我们一班的教学,不再兼任其他班级的课程。这是学校的安排,也意味着大家对你们寄予的厚望。”他的声音洪亮而温和,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欢迎大家来到南临高中,欢迎成为高一(1)班的一员。”
简单的开场白后,何老师开始讲解开学事宜。他说话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在强调校规校纪时,语气会稍微严肃一些,但整体氛围依旧是宽松的。
“关于校规,我这里重点强调几点,”何孟老师扶了扶眼镜,“首先,学校严禁携带手机、游戏机、平板电脑等任何电子产品进入教学区。如果带来学校,必须保持关机状态,统一存放在宿舍或者班主任这里。一旦发现在课堂上使用,我们会代为保管,并通知家长。”他顿了顿,给了大家一点消化的时间,“其次,注重仪表,穿好校服,不染发不烫发。第三,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其他的具体条款,学生手册上都有,大家课后仔细阅读。”
稍作停顿后,何老师的语气稍微严肃了一些:“接下来,我要重点说明一下我们班的学习和考核机制。为了确保大家能跟上进度,我们会进行每周的学科小测,也就是周测。每月会有一次规模较大的月考,综合评估大家的学习情况。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他环视着每一张面孔,“最关键的是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那将是一场全区统考,成绩会进行全区排名。我们班的席位,并非一成不变。学校会根据期末统考的综合成绩,进行动态调整。无法达到标准排名的同学,将不得不离开一班,穿插到其他班级;相应地,其他班级成绩优异的同学,也会有机会晋升上来。”
这番话像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教室里响起细微的骚动。无形的竞争压力,瞬间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留在这个五楼的“特权”教室,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实力。对某些凭借特殊渠道进来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明确的警示。白枫在那道目光掠过时,脸上那玩世不恭的笑容似乎僵硬了一瞬,随即又恢复了原状,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季予时看着今安,只能将未尽的话语化为一个浅浅的点头示意。他往今安前面的位置走,他拉开椅子坐下,高大的身形在一定程度上挡住了今安部分看向黑板的视线。
班主任在台上讲着新学期的注意事项,声音平稳。
今安安静地听着,这些规矩对他而言并不难遵守。他的目光偶尔会落在前排季予时的背影上。
季予时看似在认真听讲,背脊挺直,但过了一会儿,他趁着老师低头的间隙,身体微微向后靠,手肘搭在今安的课桌边缘,头稍稍后仰。
今安看到季予时微微向后靠了过来。他的后背几乎要贴上今安的课桌边缘。
他没有完全回头,只是侧过脸,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低语:“你身高好像没我高吧?”他的语气很自然,仿佛只是随口一提,“等会儿下课,我跟何老师说,我们两个换个位置?前面视野好些。”
今安怔了怔,看向季予时的后脑勺,和他因为微微后仰而露出的线条流畅的下颌。这个提议来得突然,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熟稔。他沉默了几秒,才轻声回应,声音依旧很轻,但带着一丝不易动摇的坚持:“不用了。我……比较喜欢坐最后一排。感觉后面有人,不太舒服。”
这是实话。坐在最后面,靠着墙和窗,能让他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不被过多目光打扰的空间,也方便在感到窒息时,能第一时间看到窗外的天空。前面有人,总会让他下意识地感到紧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