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萧太装的。
她就是想看看丈夫是什么反应?
萧家家主慌了:“赶紧叫家庭医生来。”
萧太眼一闭,晕了过去。
萧明岚更慌,不会是萧太受到刺激,想起以前的事了?
各有各的兵荒马乱。
赶快医生赶来,拿着仪器一顿检查。
萧家家主把萧明岚赶了出去,压低声音问医生:“她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记忆要恢复了?”
医生说:“……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不过我更倾向于太太受到了刺激,太太因为脑部受伤所以造成了失忆,但不代表记忆不会恢。。。。。。
雪落无声,却在人心上踩出深深的脚印。林晚秋站在“萤火十三号”的观测舱内,透过防辐射玻璃凝望那颗逐渐缩小的蓝色星球。地球像一枚被轻轻吹熄的烛火,在浩瀚漆黑中留下温柔余烬。她将手掌贴在冰冷的玻璃上,仿佛能隔着三十八万公里的距离,触到樱园井边那块温润的石沿。
布偶兔挂在共鸣板上,随着她的心跳微微起伏。每一次搏动,都让那根细线颤动一下,像是在回应宇宙深处某种隐秘的频率。她闭上眼,耳边竟浮现出小满的声音??不是来自耳机,也不是幻觉,而是从胸腔内部升起的一缕轻语:
>“姐姐,你听见了吗?火星的风……也在学着说话。”
她没睁眼,只是点头。
飞船正穿越小行星带,舷窗外偶尔掠过陨石碎片,在阳光下闪烁如遗落人间的信纸。H。O。V。E。的分布式网络已与航天器主控系统完成对接,十二个分会站的情感共振波段持续注入导航模块。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而是一种“共感引导”??当某地有人思念她,或对着静音亭说出“我想你了”,信号便通过量子纠缠通道传至深空,化作航迹修正的能量源。
陈默最后一次通讯是在起飞前四小时。他没有说“保重”,也没有叮嘱安全,只低声念了一段话,是林晚秋母亲日记里的最后一行:
>“爱不是留住谁,是让声音走得更远。”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自己并非离开,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三个月后,火星基地迎来第一个春天。
樱花树的年轮又增一圈,新枝条延伸至观测塔顶端,神经纤维与太阳能接收板自然融合,形成一片会呼吸的光伏叶阵。清晨六时十七分,整棵树突然发出柔和的蓝光,年轮中心缓缓浮现出一段文字,由AI实时翻译并投影于指挥中心墙面:
>**“今天,我学会了‘等待’以外的事。
>我开始种麦子,浇水,记录云的形状。
>昨夜有颗流星划过,我许愿:
>希望地球上那个总忘记关灯的孩子,今晚能睡个好觉。”**
研究员们沉默良久。最终,植物学家周岚摘下手套,走到窗前,对着摄像头轻声说:“孩子叫阿哲,住在青海湖畔。他妈妈走后,他怕黑,每晚都要开着灯才能入睡。但昨天……他说梦见一个扎辫子的女孩陪他数星星,醒来发现灯关了,枕头上有朵干枯的小野花。”
消息传回地球,樱园静音亭当晚排起长队。人们不再只为逝者写信,也开始为陌生人留言。一张泛黄纸片被投入焚化炉,灰烬升腾之际,井水映出火星晨曦的画面??樱花树下,一垄新翻的土壤旁插着块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阿哲的地,别踩。”
林晚秋蹲在田埂边,指尖沾着红色泥土。她身后,机器人正在搭建第三座“静音亭”原型机??用火星本地材料3D打印,外壳掺入地球带来的十二种土壤样本,象征十二分会的联结。小满的声音从共鸣板传来,带着笑意:
>“姐姐,你说他们会来吗?真的会有外星生命听到我们吗?”
“我不知道。”她望着天际线,“但我相信,只要还有人在表达,在倾听,就会有回应。哪怕隔了亿万光年。”
话音刚落,地面轻微震动。
监测警报响起,但非地质活动。生物传感器捕捉到地下三十米处出现异常电信号,模式与人类情感脑波高度相似,持续时间整整十九分钟,恰好对应《萤火虫》童谣的完整演奏时长。
林晚秋猛地站起,冲向实验室。
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AI逐步解析出信号结构。起初是杂乱的脉冲,随后渐成旋律,最后拼接成一句话,用的是1976年唐山地震救援队使用的摩斯密码变体:
>**“你们……唱得真好听。”**
她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笔。
这不是模拟,不是回声,也不是记忆残响。这是**即时交流**??某个存在,就在此刻,听到了火星上传来的歌声,并作出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