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本王的科技树长歪了 > 南方的泥土(第3页)

南方的泥土(第3页)

这些发现微不足道,但至少是在现有条件下,一点点地积累经验数据。

他还尝试了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的雏形——将工件先在温度较高的介质(如热油或熔融金属锡?太危险放弃)中短暂停留,再转入低温介质中冷却。但这需要对温度和时间的精确控制,以现在的条件几乎不可能实现,失败率极高。

就在他沉迷于淬火介质的研究时,狄明月又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赵楷!听说河北路那边,有些匠人打铁时,会用一种‘黑水’淬火,说是效果奇特,但秘不外传!”狄明月神秘兮兮地说。

“黑水?”赵楷一愣,“什么黑水?”

“说不清,好像……好像是石炭挖出来时,旁边渗出来的一种油乎乎的臭水……没人要的玩意。”狄明月努力回忆着商队伙计的描述。

煤焦油?!或者是原油渗漏?

赵楷的心脏再次不争气地猛跳起来!聚合物淬火介质的雏形?!虽然煤焦油成分复杂,直接使用危险且效果难以控制,但这无疑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立刻让狄明月想办法去搞一点“黑水”样品。

然而,这次狄明月却面露难色:“那边……那边好像闹起来了……听说挖石炭的窑工和用地的大户打起来了,还死了人,官府封了矿,怕是弄不到了……”

赵楷闻言,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是啊,任何新资源的获取,都可能触及复杂的利益和矛盾。他叹了口气,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资源、利益、地缘……技术的发展,永远无法脱离社会的桎梏。他再次感受到了个人的渺小。

就在他以为材料热处理的研究又将陷入僵局时,砲械的广泛应用,却从另一个角度,给他带来了新的契机。

“镇远砲”在边军投入使用后,威力巨大,深受欢迎。但前线的反馈也很快传来:砲梢的寿命严重不足!

尤其是发射重型石弹时,砲梢承受的冲击载荷极大,即便有铁箍加固,也极易产生疲劳裂纹,发射数十次后就必须更换,否则有断裂风险。而高质量的砲梢木材(榆木、栎木)获取不易,加工周期长,严重影响了砲械的持续作战能力。

枢密院再次下文,要求解决砲梢寿命问题。

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不容置疑的研发理由!

赵楷立刻抓住机会,上书表示:砲梢寿命关乎军国大事,臣愿全力攻关,或可从材料处理和结构优化两方面着手,寻求解决之道。

奏报再次获批。

这一次,赵楷的研究更加理直气壮。他公开地研究砲梢木材的预处理工艺:尝试用桐油浸泡(传统工艺)、盐水浸泡(防腐防蛀)、甚至尝试高温炭化表面(类似日本钢碳化木刀的原理,极其冒险,小规模试验)来增强木材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同时,他再次深入研究砲梢的受力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不同的加强筋和铁箍布局,试图延长其寿命。

在这个过程中,他“顺便”需要测试木材在不同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如何测试?他需要更精确的测量手段!

于是,他“顺理成章”地申请制作一批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仪——比如简易的拉力试验器(杠杆重物加载)、冲击试验器(摆锤撞击)、硬度测试器(改进版)等。

这些仪器看起来有些古怪,但目的是为了“科学地”评估砲梢木材性能,理由充分,无人能驳斥。

工部的督导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杠杆、摆锤、砝码,虽然觉得别扭,但也挑不出太大毛病,只能记录在案。

赵楷就这样,借着“解决砲梢寿命”这面大旗,半公开地重新开始了他的“歪理”研究,并将研发范围,悄悄扩展到了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这一更加基础的领域!

他仿佛一个在悬崖边跳舞的舞者,小心翼翼地利用每一个军国需求的“正当理由”,在规则的缝隙中,一点点地拓展着科技树那被严格限制的生长空间。

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他沉浸于“稳妥”的伪装下悄然推进研发时,一双更加阴冷、更加贪婪的眼睛,已经注意到了他那些“奇巧”的测试仪器,以及其背后可能蕴含的巨大价值。

这双眼睛的主人,并非来自朝堂,而是来自一个他从未想过会涉足此间的领域——民间巨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