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幕直播朕的恋爱史 > 庞迎后续(第2页)

庞迎后续(第2页)

送走庞迎,约莫着半月之期已到,黎昭猜测天幕应当又要显现,加之皇帝老爹三催四请,他终于收拾心情,麻溜地上朝去了。

这日清晨,他是被富贵硬生生从温暖的被褥里“挖”出来的。灵魂仿佛还留在榻上,身体却已行尸走肉般完成了洗漱,揣着热乎乎的早膳爬上了马车。直到凛冽的寒风扑面一吹,他才猛地一激灵,魂魄总算归位。

他望着窗外尚未苏醒的京城,内心对此刻定然还在安睡的明臻羡慕不已。那家伙冬日里固定辰时,约早上7点,起身练剑。

而自己,却要在卯时就立于奉天殿中!他无比期待明臻通过殿试后,能与自己一同“享受”这早朝福分的日子——好兄弟,自当有难同当!

今日的朝堂波澜不惊。科举舞弊案余威尚存,群臣极有默契地只挑些无关痛痒的政务讨论,唯恐触及陛下敏感的神经。

黎昭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正琢磨着方才太子皇兄投来的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灵光骤然一闪,突然意识到哪里不对了——他竟将太子的邀约忘得一干二净!

正暗自叫苦,盘算着如何赔罪,那声熟悉的巨响再度划破长空。

“轰隆——”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殿中仍不免一阵细微的骚动。

“众爱卿,移步吧。”御座上传来皇帝平静的指令。众人这才依序前往汉白玉广场,准备享用这因天幕出现而难得的御赐早膳。

一些品阶较低的官员甚至难掩期待之色,低声议论着今日的膳食。毕竟按常例,唯有陛下的心腹近臣方有机会在朝后得赐御膳,以示恩宠。如今天幕降临,倒让他们这些寻常臣子也有了“沾光”的机会,怎么不激动呢。

黎昭已在马车上用过早点,此刻并不觉饿,只随手拈了块精巧的点心慢慢品尝,目光却不时瞟向太子那边,他深谙饱腹后人心情会更愉悦的道理,他自己便是如此。

见太子终于搁下银箸,黎昭才磨蹭过去,在太子身边坐下,试探着开口:“太子皇兄,您现在心情怎么样?”

太子一听这熟悉的开场白,便知他所为何来。这小子自幼便是如此,每每闯祸要道歉前,总要先来这么一句探探口风。

他至今记得黎昭五岁时,鼓捣出了一个烤肉架,想要亲自烤肉吃,不敢在贵妃宫里折腾,就撺掇着侄子在东宫搞,结果肉没烤熟不说,差点把东宫的花园给烧没了!

事后这小子来道歉,便是这副模样。幸好靠近太液池,救火及时,未酿成大祸,但他也没逃过贵妃一顿胖揍,更被父皇严令禁止在宫中触碰明火。

“哦?”太子好整以暇地掸了掸衣袖,“我若说心情不怎么样呢?”

“您吃饱了吗?要不再吃两口,弟弟亲自给您布菜。或者,皇兄,这天气渐冷,东宫那几株您最珍爱的墨梅想必快开了吧?弟弟前儿得了一罐上好的雪顶寒梅蕊熏的茶叶,最是清雅暖胃,回头就给您送去!”黎昭立刻堆起好看的笑容。

“免了”,太子抬手制止,“皇兄我可不敢劳动你这大忙人。至于,雪顶寒梅蕊熏的茶叶这等雅物,还是留着你自个儿享用吧。”

黎昭心知糊弄不过去,只好收起那套弯弯绕,垮下肩膀,老老实实地认错:“皇兄,我错了。我真不是故意忘了您的邀约。前些时日您也知晓,大理寺、卷宗、庞迎的事搅在一起,我实在是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八瓣用,这才一不小心给忘了。”

他偷瞄着太子的脸色,下意识地扯了扯太子的衣袖,带了点耍赖的意味:“您大人有大量,就原谅弟弟这一回?我保证,绝无下次!”

看着他这副熟悉的、混合着讨好与无赖的模样,太子终究是没能绷住,无奈地叹了口气,抽出自己的袖子:“行了,少在这里拉拉扯扯,成何体统。莫要让外臣看了笑话。快回你位子上去,天幕怕是马上就要开始了。”

虽说现在还不知未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以他对这个十弟的了解,事情应当不至于走到最坏那一步。

他凑近黎昭,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如今,你也是风口浪尖上的人了,一言一行,多少双眼睛盯着。往后行事,需得更谨慎些。”

黎昭知道这便算是暂时揭过了,心下松了口气,连忙应道:“是是是,皇兄教训的是,弟弟记下了!”

他依言起身,抬头四顾,果然捕捉到不少暗戳戳打量这边的目光。他心下明了,这些大臣们此刻指不定在如何揣测他们兄弟间的暗流涌动呢!

黎昭刚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定,那熟悉的光辉便再度撒了下来,天幕如约亮起。

【Hello,朋友们,半月不见,想我了吗?我是‘风闻天下事’,欢迎来到《戏说史事》!】

依旧是那活泼得过分的语调。一些思想古板的老臣听得眉头紧锁:这后世女子怎得这样开放,怎能大庭广众之下说什么想不想的。

还有开场那陌生的字符,怪异的音节,绝非华夏正音,倒有点像遥远的外邦语。难道后世竟连异邦之言都学了吗?这。。。。。。成何体统啊!

【我们上期说到圣祖为庞迎智斗楚王,揭露科举惊天黑幕。这一期我们就来说说圣祖所缔造的文学盛世——这与一位探花郎功不可没。这可不是简单的探花,大家可以先猜一猜不同在哪里!不过在正式开始之前呢,我们先来简单说说圣祖是如何上位的。】

话音至此,广场上的文武百官们瞬间精神一振,知道真正的重头戏来了。

目光不自觉扫向诸位皇子,这不仅仅是一段未来历史,更关乎他们每个人的身家性命与前程。毕竟楚王及其党羽凄惨的下场还历历在目,谁不担心追随的殿下也曾行差踏错?

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祷,盼着自己押注的皇子未曾做过什么天怒人怨、足以被天幕点名的“好事”。

而那些中立派的官员,紧张感则稍逊一筹。他们效忠的是当今皇帝,虽然对圣祖的上位之路也充满好奇,但他们更关注的,是那天幕口中即将到来的“文学盛世”。

如今的大晟,在陛下励精图治下,不过刚刚恢复些元气,远未到能称“盛世”的程度。那位圣祖皇帝,究竟有何等经天纬地之能,竟能在第二代便开创如此局面?这其中的治国方略,才是他们真正渴望窥知的奥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