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方士祁纤上奏请求改“代郡”为“万年郡”,改“代尹”为“万年尹”,改“代令”为“万年令”。崔浩说:“过去太祖顺应天命即位,同时用‘代’‘魏’作为国号,效仿殷商(殷商曾称‘商’‘殷’)。国家积累功德,应当享有万亿年国运,无需借助虚名增益。祁纤的建议,都不符合正道,应恢复旧国号。”北魏皇帝听从了崔浩的意见。
夏季五月壬申日,华容文昭公王弘去世。王弘聪明机敏、有见识,但行事轻率、缺乏威严,性情狭隘,喜欢羞辱别人,人们因此轻视他。他虽然地位尊贵显赫,却不经营财利,去世时家中没有多余的产业。宋文帝听说后,特意赏赐一百万钱、一千斛米。
北魏皇帝在南郊训练军队,谋划讨伐北燕。
宋文帝派使者赵道生出使北魏。
六月戊寅日,刘宋司徒、南徐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改任扬州刺史。
宋文帝下诏从青州分出部分地区设置冀州,治所设在历城(今山东济南)。
吐谷浑王慕容慕瓂派司马赵叔到刘宋进贡,同时报告击败夏国的捷报。
庚寅日,北魏皇帝讨伐北燕,命令太子拓跋晃为录尚书事,当时拓跋晃才五岁;又派左仆射安原、建宁王拓跋崇等人驻守漠南,防备柔然。
辛卯日,北魏皇帝派散骑常侍邓颖出使刘宋。
乙未日,刘宋任命吐谷浑王慕容慕瓂为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晋升爵位为陇西王,并且命令慕容慕瓂送回先前被夏国俘虏的南方将士,共找回一百五十多人。
刘宋又加封北秦州刺史杨难当为征西将军。杨难当任命侄子杨保宗为镇将军,镇守宕昌(今甘肃宕昌);任命儿子杨顺为秦州刺史,驻守上邽(今甘肃天水)。杨保宗谋划袭击杨难当,事情败露,被杨难当囚禁。
壬寅日,刘宋任命江夏王刘义恭为都督南兖等六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临川王刘义庆为都督荆、雍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竟陵王刘义宣为中书监;衡阳王刘义秀为南徐州刺史。当初,宋武帝刘裕因荆州地处长江上游,地位重要,土地广阔,物资、兵力占朝廷的一半,所以留下遗诏,命令皇子驻守荆州。宋文帝因刘义庆是宗室中名声好的人,且他的父亲烈武王刘道规对国家有大功,所以特意任用他。
秋季七月己未日,北魏皇帝抵达濡水(今河北滦河)。庚申日,派安东将军奚斤征调幽州百姓和密云丁零人一万多人,运送攻城器具,从南路出发,前往和龙(北燕都城,今辽宁朝阳)会师。北魏皇帝抵达辽西时,北燕王冯弘派侍御史崔聘献上牛酒犒劳北魏军队。己巳日,北魏皇帝抵达和龙。
庚午日,刘宋任命领军将军殷景仁为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为领军将军。
刘宋益州刺史刘道济(刘粹的弟弟),信任长史费谦、别驾张熙等人。这些人聚敛财物、谋取私利,危害政务和百姓:设立官府冶铁作坊,禁止百姓私自炼铁,却把铁器高价卖出,导致商人失业,百姓怨声载道。
刘宋流民许穆之,改名换姓称司马飞龙,自称是晋朝皇室近亲,前去投靠氐王杨难当。杨难当利用益州百姓的怨恨,给司马飞龙派兵,让他侵扰益州。司马飞龙招集蜀地百姓一千多人,攻杀巴兴县令,赶走阴平太守;刘道济派兵出击,斩杀司马飞龙。刘道济想任命五城人帛氐奴、梁显为参军督护,费谦坚决反对,不肯同意。帛氐奴等人与同乡赵广煽动县民,谎称“司马殿下(司马飞龙)还在阳泉山中”,聚集几千人,向广汉进军;刘道济的参军程展、治中李抗之率领五百人迎击,全部战败身亡。巴西人诏唐频聚集部众响应,赵广等人进攻涪城(今西川绵阳),将其攻克。于是涪陵、江阳、遂宁等郡的太守都弃城逃走,蜀地的侨居百姓和本地百姓一同反叛。
北燕石城太守李崇等十个郡向北魏投降。北魏皇帝征调这些郡的百姓三万人挖掘壕沟,包围并防守和龙(北燕都城)。李崇是李绩的儿子。
八月,北燕王派几万人出城迎战,北魏昌黎公拓跋丘等人击败燕军,杀死一万多人。北燕尚书高绍率领一万多家百姓据守羌胡固;辛巳日,北魏皇帝进攻高绍,将其斩杀。平东将军贺多罗攻打带方郡,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攻打建德郡,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攻打冀阳郡,全部攻克。九月乙卯日,北魏皇帝率军向西返回,将营丘、成周、辽东、乐浪、带方、玄菟六郡的百姓三万家迁徙到幽州。
北燕尚书郭渊劝北燕王向魏进贡、献女,请求成为北魏的附庸。北燕王说:“此前己背负罪过,与北魏结怨深重,投降归附只会自取灭亡,不如坚守志向再作图谋。”
北魏皇帝包围和龙时,宫中侍卫大多在战场上,行宫的守卫人员很少。云中镇将朱受之谋划与南方人(刘宋降臣)袭击杀死北魏皇帝,趁机进入和龙,从海路返回南方;他把计划告诉冠军将军毛修之,毛修之不同意,计划才搁置。不久后事情败露,朱修之逃奔北燕。北魏多次讨伐北燕,北燕王派朱修之返回南方求救。朱修之从海路抵达东莱(今山东莱州),随后回到建康,被任命为黄门侍郎。
赵广等人进攻成都,刘道济环城坚守。叛军聚集日久,没见到司马飞龙,想溃散离开。赵广害怕,率领三千人及仪仗前往阳泉寺,谎称迎接司马飞龙。到寺后,赵广对僧人枹罕人程道养说:“你只要自称是司马飞龙,就能坐享富贵;否则就砍头!”程道养惶恐答应。赵广于是推举程道养为蜀王、车骑大将军、益梁二州牧,改年号为泰始,设置文武百官。任命程道养的弟弟程道助为骠骑将军、长沙王,镇守涪城;赵广、帛氐奴、梁显及其党羽张寻、严遐都被任命为将军,侍奉程道养返回成都,部众达十多万人,西面围攻成都,派人对刘道济说:“只要交出费谦、张熙,我们自然会撤军。”刘道济派中兵参军裴方明、任浪之各率一千多人出战,都战败而回。
冬季十一月乙巳日,北魏皇帝返回平城。
壬子日,刘宋任命少府、中山人甄法崇为益州刺史。
当初,北燕王的嫡妃王氏,生下长乐公冯崇,冯崇在兄弟中年纪最大。北燕王即位后,立慕容氏为王后,王氏未能立为后,冯崇也被废黜,派去镇守肥如(今河北卢龙北)。冯崇的同母弟弟广平公冯朗、乐陵公冯邈相互说:“现在国家将要灭亡,无论聪明还是愚笨的人都知道。君主又受慕容后的谗言蒙蔽,我们兄弟离死不远了!”于是一同逃奔辽西,劝说冯崇投降北魏,冯崇听从。恰逢北魏皇帝派给事郎王德招降冯崇,十二月己丑日,冯崇派冯邈前往北魏,请求献出辽西郡投降。北燕王听说后,派将领封羽在辽西包围冯崇。
北魏皇帝征召各地未做官的名士,州郡官府大多逼迫他们前往。北魏皇帝听说后,下诏命令地方官员以礼劝说,听任他们自行决定去留,不得逼迫。
当初,宋文帝让小儿子刘绍过继给庐陵孝献王刘义真,让江夏王刘义恭的儿子刘郎过继给营阳王刘义符;庚寅日,封刘绍为庐陵王,封刘郎为南丰县王。
裴方明等人再次出城进攻程道养的军营,将其攻破,烧毁叛军的物资储备。
叛军党羽、江阳人杨孟子率领一千多人驻守成都城南,参军梁俊之负责镇守南楼,写信劝说杨孟子,邀请他进城见刘道济。刘道济任命杨孟子为主簿,约定日期讨伐叛军。赵广得知计谋后,杨孟子害怕,率领部众逃奔晋原(今西川崇州),晋原太守文仲兴与他一同据城防守。赵广派帛氐奴进攻晋原,攻克城池,文仲兴、杨孟子都战死。裴方明再次出击叛军,多次作战获胜,叛军大败溃散;程道养收拢部众七千多人,返回广汉,赵广另率五千多人返回涪城。
此前,张熙劝说刘道济出售粮仓粮食(谋利),所以从九月末叛军围城到十二月,成都的粮食储备己耗尽。裴方明率领二千人出城寻找粮食,被叛军击败,单人匹马逃回,叛军又大规模聚集。裴方明在夜间用绳索吊入城中,刘道济为他准备食物,裴方明因战败哭泣,吃不下饭。刘道济说:“你不是大丈夫,小小失败有什么值得痛苦!叛军势头己衰,朝廷军队即将到达,只要你能回来,还怕叛军吗!”当即从自己的侍卫中调拨人员补充裴方明的队伍。叛军在城外扬言说“裴方明己死”,城中百姓十分恐慌。刘道济在夜间排列火炬,带裴方明出来与众人相见,人心才安定。刘道济拿出全部财物放在北射堂,让裴方明招募士兵。当时城中有人传言刘道济己死,没人响应招募。梁俊之劝说刘道济派三十多名侍从外出,并且告诉他们:“我只是小病好转,你们可以各自回家休息。”侍从出城后,城中才安定,每天响应招募的有一千多人。
当初,东晋的谢混娶晋陵公主为妻。谢混死后,朝廷下诏让晋陵公主与谢家断绝婚姻关系;公主把谢混家的事务全部托付给谢混的侄子谢弘微。谢混家世代担任宰辅,有僮仆一千人,当时只有两个年幼的女儿,谢弘微为谢家管理产业,每一笔钱财、一尺布帛都登记在册。过了九年,宋武帝刘裕即位,晋陵公主降号为东乡君,获准回到谢家。进门后,她看到房屋、仓库和往日一样,开垦的田地比以前还多。东乡君感叹说:“谢仆射(谢混)生前看重这个侄子,真可谓知人;谢仆射也如同没有去世啊!”亲友旧属看到这情景,都为之流泪。这一年,东乡君去世,朝廷内外都认为她的财产应归两个女儿,田宅、僮仆应归谢弘微。谢弘微却一无所取,用自己的俸禄安葬了东乡君。
谢混的女婿殷睿喜欢赌博,听说谢弘微不收取财产,就夺取妻子的妹妹、伯母及两位姑母应得的份额,用来偿还赌债。谢家女眷都受谢弘微谦让的影响,没有一人争夺。有人讥讽谢弘微说:“谢家几代的财产,都用来填补殷睿一时的赌债,没有比这更不合理的了。你却视而不见,这好比把财物扔进江海来标榜清廉。要是为了树立清名而让家里人生活困乏,这也是我不认同的。”谢弘微说:“亲戚争夺财产,是最鄙陋的事。现在家里人尚且能不说话,我怎能引导他们争夺呢!财产分多分少,不至于让他们贫困,我死后,这些又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秃发保周从北凉逃奔北魏,北魏封他为张掖公。
北魏李顺再次奉命出使北凉。凉王沮渠蒙逊派中兵校郎杨定归对李顺说:“我年老多病,腰腿不便,不能下拜;等三五天身体稍好,再与你相见。”李顺说:“大王年老多病,朝廷己知晓;但怎能安心不接见诏命使者!”第二天,沮渠蒙逊邀请李顺进入庭院,自己伸开双腿坐在矮桌旁,没有起身迎接的样子。李顺神色严肃,大声说:“没想到这老头无礼到这种地步!现在不担心国家覆灭,还敢轻慢朝廷,你的魂魄己经消逝,见你还有什么用!”手持符节准备离开。凉王派杨定归追上挽留他,说:“太常(李顺)既然向来体谅我的衰老多病,又听说朝廷有允许我不拜的诏书,所以才敢安心不拜。”李顺说:“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周天子赐他祭肉,命令他不用下拜,齐桓公仍不敢违背臣礼,下拜接受。现在大王虽功高,却不如齐桓公;朝廷虽看重你,却没有允许你不拜的诏书;你却如此傲慢,这难道是国家的福气吗!”沮渠蒙逊才起身,下拜接受诏书。
李顺出使北凉返回后,北魏皇帝询问北凉情况。李顺说:“沮渠蒙逊控制河西己超过三十年,历经艰难,略懂权变,安抚聚集边疆部族,下属畏惧服从;虽不能为子孙留下长远谋划,却足以支撑他走完一生。但礼仪是道德的载体,恭敬是立身的根基;沮渠蒙逊无礼不敬,依我看,他活不了多久了。”北魏皇帝问:“他死后,北凉何时会灭亡?”李顺说:“我大致见过沮渠蒙逊的儿子们,都是庸才。听说敦煌太守沮渠牧犍,品性稍有可取之处,继承蒙逊的人,必定是他。但与他父亲相比,众人都说相差甚远。这大概是上天为陛下提供的机会。”北魏皇帝说:“我正专注于东方(讨伐北燕),无暇向西攻略。若如你所说,等几年再动手也不晚。”
当初,罽宾国僧人昙无谶,自称能驱使鬼神治病,且有秘术。凉王沮渠蒙逊十分敬重他,称他为“圣人”,自己的女儿和儿媳都去跟随他学习秘术。北魏皇帝听说后,派李顺去征召昙无谶。沮渠蒙逊留住他不送还,还杀了他。北魏皇帝因此对北凉发怒。沮渠蒙逊荒淫多疑、残暴嗜杀,下属深受其苦。
元嘉十年(癸酉年,公元433年)
春季正月乙卯日,北魏皇帝派永昌王拓跋健统领各路军队援救辽西(解救冯崇)。
己未日,刘宋宣布大赦。
丙寅日,北魏任命乐安王拓跋范为都督秦、雍等五州诸军事、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长安镇都大将。北魏皇帝因拓跋范年轻,又挑选有德行的旧臣平西将军崔徽、征北大将军雁门人张黎做他的副手,共同镇守长安。崔徽是崔宏的弟弟。拓跋范廉洁谦恭、宽厚仁爱,崔徽注重顾全大局,张黎清廉简约、公正无私,他们执政执法简便,减轻徭役和赋税,关中地区于是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