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变法最终被士绅贵族打败,而他却将士绅贵族碾压。”
这并不是说苏文的智商比王安石和张居正高,而是因为苏文是站在巨人肩上的。
君主落幕的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对古代历史的深入研究,以及世界历史学,都为他提供了打败士绅贵族的想法和策略。
……
“对了,我们苏大人今年多大年纪?”人群中又有人问。
“不足二十。”中年书生回答。
“不足二十?”人群心中再次震撼。不过也并没有觉得离谱,毕竟,等级观念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有些人本来就天生高贵。
“比我孙子还小几岁啊。”一名老妇人感叹。
这位比她孙子都要小几岁的‘大男孩’,成了他们的父母官。
是他们跪拜的青天大老爷。
当然这现象在古代也挺普遍,其他县令、知州、知府大约三西十岁左右,照样被那些六七十岁的百姓称作父母官。
此时苏文己经和冯疏影、翠墨分道扬镳。
翠墨回后宅,冯疏影回去冯府。
而苏文则是转身去了一趟勾栏一尽刚才未尽之兴致,趁着现在翼州府认识他的人,体验一下翼州当地的风土人情黎人少女。
要是以后认识自己的人多了,再出入那种场合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出来之后进入州府衙门。
“我刚才出去了一趟,青兰卫所那边有消息传来吗?”苏文问道。
拿下卫所,是他真正掌控翼州的最关键一环。如果连军士都不在自己手里,就别谈用自己的方法治理,更何况卫所势力和士绅本就是沆瀣一气。
所以他对那边的战况十分关注,一首在等待消息。
“还没有。”孙立回答。
如果今晚再没有消息,就得考虑派兵增援了,苏文心中暗想,燕云十八骑还有八位留在翼州府,如果卫所那边有变,就派出一位带更多的兵过去、甚至自己亲自出马。
至于兵从哪里来,可以临时凑。
学韩信变出兵来。
至于具体怎么变,苏文己有打算。
……
青兰卫所。
烽火被点燃后,周边卫所的千户,立刻率兵连夜向青兰卫所赶来。
外面共有九个卫所,九个千户。
每个千户带兵数量不一,普遍一百多,多的带了二百人,少的几十。
一个千户所,理论上的士兵是1120人。
但因为要吃空饷,实际人数在六七百左右,甚至更少。
遇到战事,比如现在总卫所点燃烽火,千户所会留下两成的兵力作为守备。
三成兵力做后勤和辅兵,运粮队,工匠队,兽医。
因此冲在最前面真正用于厮杀的军士,只有一两百个。
至于那位只带几十个士兵参战的牛逼千户,是黄涛的小舅子。
甚至有些千户还会搞这样的操作,把士兵家丁化。把身强力壮的士兵,转化成自家家丁,装备精良,严格训练成为核心战力,而那些正规士兵则是沦为守兵、杂兵、辅兵……这些守兵辅兵杂兵不参与训练,拿不到军饷战斗力极其低下。
家丁化之后的士兵,成了披着正规兵外衣的私兵。
这种士兵,只对千户这个主子效忠,而不效忠皇帝。
所以翼州有战力的力量分为两股,一股是有家丁的士绅,另外一股是将士兵家丁化的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