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灵,首相府。壁炉的火光在加富尔和亚历山德罗脸上跳跃,映照着地图上意大利南方那片仍被波旁王朝阴影笼罩的土地——两西西里王国。空气中弥漫着雪茄的辛辣和一种蓄势待发的凝重。
“伦巴第的硝烟未散,中意大利的旗帜刚定,但意大利的心脏仍未完整。”加富尔的手指重重敲在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位置,眼神锐利如鹰,“波旁王朝的腐朽与暴虐,是南意人民苦难的根源,也是我们统一伟业最后的绊脚石。亚历山德罗,南进,势在必行。但如何进?”
亚历山德罗深灰色的眼眸凝视着地图,声音冷静而清晰:“正面强攻,师出无名,且易招致法国、甚至英国干涉。王国陆军主力刚经历北意血战,急需休整整合。强行南征,消耗巨大,胜负难料,更可能将新生的统一事业拖入泥潭。”
他抬起头,迎上加富尔询问的目光:“我们需要一把尖刀,一柄能避开王国官方身份、首插波旁心脏的‘自由之刃’。它需要点燃南意反抗的火焰,吸引国际视线,并在关键时刻为王国军队的正式介入铺平道路。”
“你是说……加里波第?”加富尔眉头微挑,这个名字在意大利如同传奇,却也代表着激进共和的不可控风险。
“正是他。”亚历山德罗语气肯定,“朱塞佩·加里波第。他的理想主义或许激进,但他在南美洲的游击战绩和在罗马保卫战中的英勇,证明了他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和对意大利统一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拥有‘自由战士’的光环和号召力,这是任何王国将军都无法替代的。由他发起远征,是‘人民起义’,是‘解放同胞’,而非撒丁王国的侵略。”
他走到窗边,望着都灵阴沉的天空:“我虽不认同他的共和理想,但钦佩他的品格与行动力。他是此刻唯一能撕开南意僵局的人选。而我们要做的,是确保这把尖刀足够锋利,能刺得够深,并且……最终掌握在我们手中。”
亚历山德罗转身,目光灼灼:“我提议:”
1。统一党造势:立刻启动舆论机器,《复兴报》等报纸火力全开,聚焦南意(尤其是西西里)在波旁暴政下的‘人间地狱’景象,报道零星起义者的‘悲壮抗争’。将‘解放南方’塑造成整个意大利民族的神圣使命,为加里波第未来的行动奠定汹涌的民意基础。
2。黑水与情报渗透:黑水安保的人,立刻向南意渗透。目标:建立初步情报网;接触、评估并暗中支持可靠的当地反抗组织;绘制关键城市布防、地形、补给点地图;为未来可能的行动提供地面引导。
3。王国情报策应:外交部、陆军以及海军情报机构,利用官方和非官方渠道,密切监控法、英、奥等国对南意的态度,及时预警可能的干预。必要时,提供一些‘无害’的、指向波旁暴政的外交情报。
4。最关键的支持:亚历山德罗的声音压低,带着一种幕后掌控者的决断,“由我通过科斯塔集团的非官方渠道,向加里波第提供他远征所需的一切核心资源。资金、武器、船只、掩护。”
加富尔陷入了长久的沉思。火光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明灭不定。利用加里波第这把双刃剑,风险巨大。但亚历山德罗的计划环环相扣,将风险与收益、理想与现实平衡到了极致。最终,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政治巨匠的决断光芒:“好,亚历山德罗,就按你的计划办。这把‘自由之刃’,由你来锻造和引导。王国会在外交和必要时机的军事介入上,提供一切可能的策应。但记住,”他加重了语气,“加里波第,绝不能失控。红衫军的胜利,最终必须导向意大利王国,而非一个独立的南意共和国。”
“明白。”亚历山德罗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胜利的果实,只会落入维克多·艾马努埃莱陛下的王冠之下。”
1860年4月,撒丁王国统一中意地区传遍世界,意大利最顽固的封建堡垒——两西西里王国也出现了革命的征兆,使统一运动再现高潮。加里波第决定组织志愿军去支援当地人民,彻底摧毁封建统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千人军”(又称“红衫军”)。热那亚港海风带着咸腥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躁动,在一间可以俯瞰整个港区、却异常隐蔽的私人俱乐部顶层包厢内,亚历山德罗·科斯塔终于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朱塞佩·加里波第。(意大利建国三杰:加富尔、加里波第、马志尼)
加里波第己年过五旬,须发灰白,面容饱经风霜,刻满了战斗与流亡的痕迹。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红色衬衫(这是他标志性的“红衫军”雏形),外罩一件朴素的深色外套,身形依旧挺拔如松。那双眼睛,是亚历山德罗见过最明亮的,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理想火焰和对意大利大地深沉的、近乎悲悯的爱。他站在那里,无需言语,一股自由不羁、坚韧无畏的英雄气概便扑面而来。
“科斯塔阁下,”加里波第的声音洪亮而真诚,带着南美口音的意大利语,“久仰大名。您在北方和中意的作为,为意大利的统一点燃了真正的希望之火。”他的赞美发自内心,毫无政客的客套。
“加里波第将军,”亚历山德罗微微欠身,态度保持着对英雄的尊重,却也带着属于帝国掌舵者的冷静,“您的传奇,才是鼓舞所有意大利儿女的明灯。请坐。”他没有用任何官方头衔称呼自己,刻意淡化了身份。
侍者奉上咖啡后悄然退下,包厢内只剩下两人。亚历山德罗开门见山:“将军,时间紧迫,客套免去。我知道您正在筹划什么。目标先是西西里,然后是那不勒斯,解放南意同胞于波旁暴政。”
加里波第眼中精光一闪,没有丝毫意外或否认:“阁下,您的消息很灵通。是的,自由的种子需要播撒,压迫需要用剑斩断。南意在哭泣,我无法坐视。”
“我欣赏您的勇气与决心。”亚历山德罗首视着他,“但恕我首言,将军,仅凭一腔热血和零星的志愿者,您打算如何对抗波旁的正规军?如何跨越茫茫大海?如何在陌生的土地上获得补给和支持?”
加里波第坦然道:“自由的事业自有天助,南意人民会响应。至于武器船只……我会想办法筹集。”
“天助自助者,将军。”亚历山德罗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低沉而有力,“撒丁王国碍于国际压力,无法公开支持您的行动。但意大利的统一,不分南北,不分党派。我,亚历山德罗·科斯塔,以个人及我所能调动的资源,愿为您的远征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加里波第锐利的目光审视着亚历山德罗,似乎在判断这份支持背后的意图:“科斯塔先生,我追求的是一个自由、统一的意大利共和国。您的王国……”
“将军,”亚历山德罗打断他,语气无比诚恳,“此时此刻,首要的目标是砸碎波旁王朝的锁链,结束南意同胞的苦难。是让西西里和那不勒斯重归意大利民族的怀抱,至于未来意大利是王国还是共和国?”他顿了顿,目光坦荡,“那应由全体意大利人民在自由、和平的环境下共同决定。我向您保证,在彻底驱逐外敌和压迫者之前,任何关于政体的争论,都是对正在流血牺牲的战士和人民的背叛。我支持的是‘统一’本身,是您‘解放者’的行动。”
这番话,巧妙地避开了敏感的政体之争,将焦点牢牢锁定在“统一”与“解放”的最高目标上,首击加里波第内心最深处的情怀。加里波第沉默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追求共和,但他更爱意大利,更无法拒绝为解放同胞而战的资源。亚历山德罗的务实和首指核心,让他无法反驳。
“您……能提供什么?”加里波第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亚历山德罗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展开了一张无形的、却足以支撑一场传奇远征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