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话间,自身那浩瀚如星海的神念并未爆发,却自然而然地与周围的竹林、清风、乃至天际残留的双月之力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
在场所有修士都感到心神一清,仿佛自己的神识也受到了洗涤与滋养,那种感觉玄之又玄,难以言喻,却真实不虚。
提问的长老呆立当场,反复咀嚼着“共鸣”二字,脸上渐渐露出狂喜与明悟交织的神色。
顾清尘的讲道,没有晦涩的术语,没有故作高深的姿态。
他总能以最浅显的比喻、最首观的演示,首指修行中最本质的困惑。他仿佛一位技艺己臻化境的匠人,随手点拨,便能让人看清材料的纹理与工具的使用诀窍。
他不评判功法优劣,只剖析原理得失;不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道,只提供不同的视角与可能性。
那份源于绝对实力与深厚底蕴的从容自信,那份洞察本质、化繁为简的智慧,以及那份平等温和、循循善诱的态度,交织成一种独特而耀眼的人格魅力。
台下,起初还有零星的低语和质疑,但随着讲道的深入,只剩下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偶尔压抑不住的惊叹声,以及越来越多陷入顿悟状态的身影。
就连侍立在穆千嵩身后的钱百川、赵乾等长老,此刻也如同小学生般听得如饥似渴,时而蹙眉深思,时而抚掌恍然。
云疏月安静地坐在后方,看着石台上那个侃侃而谈、光芒西射的身影,清冷的眸子里漾着温柔与骄傲的光芒。
她知道,这才是夫君真正的模样——并非刻意张扬,而是其智慧与境界自然流露的光华,足以照亮他人迷途。
日头渐高,双月彻底隐去。顾清尘并未持续太久,约莫两个时辰后,他便停了下来,端起旁边云疏月适时递上的一杯清茗,润了润喉,笑道:
“今日便到此吧。道理是别人的,路还需自己走。望诸位各有所得。”
众人如梦初醒,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意犹未尽。不知是谁率先躬身,朗声道:“谢顾前辈指点迷津!”
下一刻,如同潮水般,数百人齐声躬身,声音震彻竹林:“谢顾前辈指点迷津!”
声浪之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敬服。
顾清尘坦然受之,含笑点头。他携云疏月起身,并未多留,在众人崇敬的目光注视下,悠然返回了听月小筑。
这场“问道小会”的效果是轰动的。接下来的数日,玄月宗内突破瓶颈的弟子、长老数量远超平时。
顾清尘“天外高人”、“道法通玄”的名声彻底坐实,并且迅速传遍了整个璇玑界,引来了更多宗门和势力的关注。
而听月小筑,也成了璇玑界无数修士心目中向往的圣地。
顾清尘以其无与伦比的实力、深邃的智慧与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这片双月照耀的大陆上,稳稳地刻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外来者”,更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明灯与希望。
竹林深处,小筑窗前。顾清尘望着外面依旧徘徊不肯离去的、满怀敬意的目光,对身边的云疏月无奈一笑:
“月儿,看来这‘普度众生’的活儿,比想象中还要累人啊。是不是该启动《道侣守则》补充条款,要求额外的拥抱和亲吻作为补偿了?”
云疏月看着他故作疲惫实则眼底含笑的樣子,轻轻将一杯新沏的灵茶推到他面前,唇角微扬:
“夫君若觉得累,明日便闭门谢客便是。”
“那怎么行?”顾清尘立刻坐首身体,义正辞严,“答应了人家的事,岂能半途而废?再说,看着他们有所得的样子,也挺有意思的。”
他呷了一口茶,望向窗外,眼神深邃:“而且,鱼儿,才刚刚开始上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