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摇头笑道。
还用你请功?圣上都和人家打得火热。
人家日后的官位,远远在你之上,还用你为他请命?怕是以后都得求人家提携你!
“当然有必要了,大明有此乡贤,我们哪能让人家默默无闻。”
宋濂一本正经的说道。
旋即看着这些稚嫩的孩童说道:“这些孩子,就是那位少爷的功绩啊。”
一想到这,他开口问道:“小儿郎,你知道你方才背的那段话,是何意思吗?”
他这样问,是想知道这些孩子的学问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学的好,自己也好多给那位少爷报上一些功绩。
“知道啊。”那孩子清脆的答道:“意思是说,学过的东西时常去温习复习,不是很高兴吗。。。。。。”
等孩子徐徐说完后,宋濂惊喜的颔首。
“不错啊!”
要知道,这个岁数的孩子,都是在干巴巴的背书罢了,未必能懂其中含义。
而面前这个孩童,却可以很清楚的讲出其中真意,阐述的非常明白。
这是许多即便在城里,先生更好的学童,也做不到的。
这乡村书塾的教书先生,可不如城里的有水平啊。
万万没想到,教出的孩子却比城里孩子水平更高!
“你这论语学习到哪里了,都读懂了吗?”他慈眉善目的问道。
“才学习到《里仁》篇。。。。。。”孩童答道。
宋濂瞬间满脸赞赏的点点头。
对于这个岁数的孩童来说,学到这个部分已经很难得了。
这可比城里的孩子强出太多了。
宋濂摸了摸这孩童的脑袋,甚至生出了爱才之心。
“伯温兄,这孩子真是聪慧,这么小的岁数就能读懂论语,留在这乡野太浪费了,我想把他带去城里教导,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