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支持朱闲。
也有由自己编著典籍,给朱闲推行心学,然后流芳后世的想法。
流芳后世,对于天下读书人而言,都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
即便宋濂不喜外物,但是对于此等诱惑,也难以拒绝。
这便是他的小心思。
现在却被刘伯温直接挑明了。
朱元璋对这些则毫不在意,反正看这架势,重编典籍这事,是必须得做的,让谁做都是做。
放眼朝廷上下,宋濂当是最适合的。
他不是个优柔寡断之人,既然这两个当世文坛上举足轻重之人,想法一致,那便没什么好犹豫的。
“宋濂、刘伯温听命!”
此话一出,二人瞬间表情严肃:“微臣在。”
“咱命令你二人,在朝堂上挑选人手,用标点符号,重编各项典籍,所有费用皆由内库拨发。”
“微臣领旨!”
宋濂和刘伯温顿时面露喜色,连忙应是。
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功劳。
这项任务对自己而言,毫无难度,但是在完成以后,自己二人的名字必将流芳后世。
这可比封赏爵位都更具诱惑力!
朱元璋轻笑着说道:“行了,随后你们在重编典籍中,如果有何不懂的,也不用禀报咱,直接去问朱闲就好。”
朱元璋看着二人的神情,非常满意。
这一方面上,文官就是比武将更容易满足。
文官最想要的就是显名,自己很轻松的就能给出去,好比现在这样,派给他们任务,他们还这么高兴,看着像是对这项任务很求之不得。
放在武将的身上,这就很难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