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呢,地方和京城距离甚远,而地方缴纳的基本都是粮食。。。。。。这沿途难免有损耗。”
“这番下来,肯定会和户部登记的数目有所出入。”
“如果再驳回重算,运来粮食,那距离稍近的还好说,如果是云南等地,核对几个来回,恐怕就得消耗一年的时间。”
“那等他们核算完毕,简直是黄花菜都凉了。”
“时间一久,必定会出现空印文书这种现象啊。。。。。。他们只有这种办法,才能直接与朝廷登记的数目相符。”
“最糟糕的是。。。。。。如果真的完全要求地方数目和朝廷登记相符,那还得给地方官员专门下拨一笔银钱,当做路费,咱们姑且称为火耗银。”
“这火耗银的数目,可就完全由地方官员说了算了,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毕竟山高路远,朝廷也没法真正核对清楚。”
“这笔完全由地方官员支配的银子,最终会落入何人之手?就不必多说了吧?”
朱闲颇为感慨的说道。
就罗列出的这些弊端,起码在如今这个时期,就使空印案变成无头案了。
大明疆域辽阔。。。。。。如果真的严格按照规定,那便是不给偏远地方活路了。
出现空印案,是必然的事情。
“会落入贪官手里!”
听完这些话,朱元璋面色阴沉的点了点头。
他出身贫寒,最是清楚那些道貌岸然的贪官,都是怎样的德行。
直白点说就是捞金,没有机会都要创造机会!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一旦出现这笔火耗银,就是给了贪官一个名正言顺贪墨的机会。
这笔银子必定是个天文数字。
至于这笔钱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