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和尚说话倒是有几分见地。
如果自家只是个寻常的小地主,他所言还真是唯一的办法。
“那你呢大师,你打算怎么办?”
朱闲好奇的问道。
这个和尚身上有种种特殊的气质,和那群家伙很不一样,看来佛教也不全是混蛋啊。
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随手帮一下。
“小僧虽然落魄,但也曾收到过当今陛下赏赐的一件僧衣,有此僧衣,在天界寺不敢怎么刁难我,小僧早就打算外出云游了,这次也是个好机会。”
瘦削和尚淡然的说道。
“原来是这样。”
朱闲轻轻颔首。
有御赐之物,此人佛法恐怕不浅,但地位居然还不如一个飞扬跋扈的道明,可见此人是个不喜争权夺利之人。
“陛下赏赐的僧衣?你叫什么?是哪一年的?”
朱元璋闻言,却是多看了瘦削和尚一眼。
倒是确有此事。
当初天下初定,为了笼络人心,朝廷曾号召僧人赴京应试。
其中优秀者可获僧官,辅助朝廷管理大明佛教。
排名靠前,抱憾落地者,赏赐一件僧衣,以示褒奖。
尽管只是件僧衣,但也算朝廷认可,在外挂单,很多寺庙都会给几分面子。
有些心思活泛之人,凭借此衣混个主持都不稀奇。
此人竟然还跟着个知事混,混的真够差的。
“小僧法号道衍,在洪武八年,得获僧衣。”
那瘦削和尚淡然说道。
“道衍?”
听到这个名字,朱元璋没什么反应,毕竟那么多僧人,他哪能记得。
但是朱闲却瞬间不淡定了。
道衍?
洪武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