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李景隆从未体验过的待遇。
此刻的他可以说受宠若惊。
自己这么纨绔,竟然也能受朱元璋如此亲切的叮嘱?
我好起来了啊!
不过他也没忘了朱闲,于是满眼感激的冲朱闲点了点头。
有一说一,他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若非朱闲想出的这个法子,自己哪能受朱元璋如此亲切的安抚!
不把自己踹飞就不错了!
“呵呵,儿子,你这个主意真不错!今后就让九江专做这门生意!”
朱元璋颇为满意的看向朱闲说道。
他原本以为,李景隆也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完这辈子,守着曹国公府的爵位混吃等死。
但是他没有想到。
在朱闲的筹划之下,李景隆这个废柴,竟然能变废为宝!
他这一身纨绔子弟的本事,竟然可以有效变现!
朱元璋不禁由衷的感叹道,朱闲真是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啊。
好像无论什么草包,经过他的点化,都可以找到一条光明大道。
“呵呵,贤弟这教导徒弟的本事,的确是举世无双,可能这就是孔圣人的名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吧。”
一旁的朱标颇为感慨的说道。
世人皆说,要因材施教。
朱标原本以为,这最多是按照徒弟的性格,用些心思。
但是如今,朱闲却是颠覆了他的认知。
朱闲的因材施教,却是按照李景隆的特长,给他寻求最适合的发展道路。
这一手,属实令人瞠目结舌。
毕竟,李景隆可是勋贵圈里出了名的纨绔。
从小到大,其父李文忠给他请了许多有名的大儒做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