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是效仿当年孔圣人的弟子盛况了呢?”
朱元璋面带微笑。
但是一众翰林同僚却听明白了,朱元璋的台词有多么阴险。
众人看向方孝孺的眼神,瞬间同情不已。
堂堂翰林院年轻一辈的领袖,如今竟然稀里糊涂的要做什么乡野私塾的先生。
偏偏他们还无法反驳。
实在是太惨了!
“呵呵,说话啊,难不成我儿的学识还没有征服你?”
朱元璋眼睛微眯,对方孝孺步步紧逼。
“不是。。。。。。”
方孝孺颓然的垂下了头,他败了。
而且必须承认,他败的很彻底,在朱闲面前,自己的学识就像空中楼阁一般,一触即溃。
甚至他都未曾真的辩论什么,光是朱闲抛出的观点,就令他无法招架。
简直是惨败啊!
如果再不承认,就更加丢人了。
翰林院同僚看见这一幕,顿时都如丧考妣,代表着年轻一代文坛领袖的方孝孺,都输给了朱闲。
那他们这些人,就更不可能赢了。
朱闲居然真的以一人之力,力压一众学士啊。
“呵呵,那你觉得,咱该去国外做买卖吗?”
朱元璋持续逼问。
“应该。”
方孝孺呆滞的点头。
因为按照朱闲的理论,如果想让大明国运绵延,就只有这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