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54章 谈惯例激起千层浪 破规矩牛犊挑脓疮(第4页)

第154章 谈惯例激起千层浪 破规矩牛犊挑脓疮(第4页)

程风摇摇头,叹息一声:“陛下,这事如果在土木堡之变前,谁敢动军饷,那肯定是贪污,绝对会被剥皮添草的。

但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军饷和救灾款一样,都是可以动手脚的。这就叫惯例,只要提留不超过三成就不算贪污,是合法合规的。”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唉,土木堡之前,掌管军队的是军人,他们都上过战场,流过血,拼过命,自然知道士兵有多重要,不会让士兵挨冻受饿。

土木堡之后,军队的权力被文官掌控了,他们是文官老爷,又不用上战场去拼命,那些士兵在他们眼里就是一文不值的穷丘八,是死是活又不关他们的事。

他们须要知道的是,如何利用军队把皇帝手里的钱变成自己的。

这方面文官可比武官聪明的太多了,随便一琢磨,把提留这个流程运用到军饷上,军饷用上了提留,克扣部队的军饷就成了惯例,合法合规。”

小皇帝气得要死:“他们这么做,就不怕部队打不了仗吗?”

程风笑笑:“陛下,对文官来说,军队能不能打胜仗,士兵会不会死,下面的老百姓会不会被屠杀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把国库的钱,把皇帝的钱,把老百姓的钱搞成自己的,这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能完成这些目标,他们还有一整套的语言流程。

比如说,他们克扣军饷,让士兵吃不饱饭的理由是:饿肚子的狗咬人才凶,所以士兵必须要饿得半死不活的,打仗才打得赢。

而且他们还很会甩锅,明明是他们把军饷给克扣了,却会对下面的士兵说,是皇帝舍不得足额发军饷。

今日发给士兵一半的军饷,还是本官如何如何求皇帝才要到的,好让下面的士兵记恨皇帝,牢记他们的恩情。

就像前几日,满桂在德胜门的那场大战,满桂将军的士兵并不怕死,都很勇敢,可他们为什么还是打不过建奴?

就因为他们的口粮都是文官按天发放的,就算满桂将军想让他们吃顿饱饭,都找不到粮食。士兵平时都吃不了饭,只有在战斗爆发之前,才能有一顿饱饭吃。

可临时吃一顿饱饭有什么用?身体还是一样的没有力气,再勇敢也打不过对手。

陛下可能听说过,外面的传的神乎其神的,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

其实还有一句话,没人传出来过,那就是明军不满饷,满饷真无敌。

明知道士兵顿顿吃饱饭就能打胜仗,可为什么这么多的文官都不让士兵吃饱饭呢?原因也简单,辽东的战争就是门生意。

只要这场战争在,那国库里的钱就可以不停的拿出来分润。

只有打了败仗,那些吃的空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换成抚恤金,揣进众官僚的腰包。

如果打胜了仗,那些吃的空饷如何来兑换银子?

万一对方投降了,这场战争结束,那国库的钱谁还拿得出来?那就意味着这门一年几百万两的生意没有了,这谁担待得起。

所以除了皇上和下面的百姓,这满朝上下就没几人愿意这门生意结束的。”

这一天,大少是铁了心的要把大明的脓疮全都挑破,从军饷到税收,从救灾到建造,各个方方面面如何贪污,如何腐败。

如何自己做了坏事后,把这个坏事扣在皇帝头上,让皇帝去背锅,去挨老百姓的骂等等,一条一条的说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草民说了这么多,陛下可听明白了,明明很多坏事情都是下面的贪官污吏干的,为什么老百姓总是骂皇帝昏庸。

原因就是这么简单,官员就是一句话,本官知道你们苦,本官也为你们求情了,可皇帝不同意呀,这都是皇帝让我干的。

本官己经尽了最大的力量帮助你们求情了,可没有用,所以你们要恨就恨皇帝,要骂就骂皇帝去。

而这坏事到底是不是皇帝下令干的,反正老百姓也没办法去找皇帝对证,官员们自然敢随便的胡说八道。

万一老百姓骂皇帝的事情被皇帝知道了也没关系,他们反过来会跟皇帝说:他们己经下达了皇帝的旨意,表达了皇帝对老百姓最大的善意。

减了各种税,也免了各种徭役,但是老百姓不买账,还是骂皇帝昏庸无能,不能体恤民情。

下官是好话说尽,可老百姓不知好歹,坚持说皇帝昏庸无能,下官也没有办法。

反正就是对着老百姓说皇帝的坏话,对着皇帝说老百姓的坏话,最后皇帝和老百姓都不是好人,就他们在中间是好人。”

崇祯帝大怒:“这些狗官,朕要查办了他们,全部抓进天牢。”

王承恩大惊:“陛下,注意龙体,先消消气,这是万万急不得。”

程风也怕小皇帝一个气冲斗牛,真的去干这种全国抓贪官的事,给自己引来弥天大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