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红楼同人] 大侦探裘智 > 第165章(第2页)

第165章(第2页)

&esp;&esp;李纨心里有些顾虑,一时拿不定主意,想听听几个小姑子的意见。

&esp;&esp;贾兰争气,她手头有些积蓄,生活过得还算安稳。她守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不一定要再嫁。

&esp;&esp;何况经过贾家一事,李纨明白花无百日红。倘若再嫁的夫家日后出了事,自己又失去了节妇的招牌,还可能牵连贾兰的前途,岂不是得不偿失?

&esp;&esp;然而,一个人过日子确实不易。手里的嫁妆和贾母临终时补贴的一点银钱早晚会用完,坐吃山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esp;&esp;贾兰渐渐长大,将来需要花钱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光靠寡母手里的这点棺材本,怕是支撑不了他的前程。自己再嫁好歹吃穿都花夫家的,手里的私房可以补贴儿子。

&esp;&esp;黛玉心下明白李纨的顾虑,人没有前后眼

,过去就是敕命,日子肯定比现在体面。

&esp;&esp;只是甄老爷年纪比李纨大了许多,年岁上不够般配。再加上他不久便要离京,去的是穷乡僻壤。贾兰若是随行,到了当地恐怕难以寻到好的教书先生,难怪李纨犹豫。

&esp;&esp;黛玉叹道:珠大嫂子守了这么多年,确实不容易。若真能嫁人,倒也不错,但她还有个兰儿,难免要多为孩子考虑。

&esp;&esp;宝钗接话道:谁说不是呢,甄老爷要是一直在京里,倒是桩好姻缘了。

&esp;&esp;黛玉能想到的,宝钗自然也能想到。在她看来,年纪大些不是什么问题。就算是年岁相仿的夫妻,能白头到老的又有几人?当年贾珠不也早早去了,撇下李纨独自支撑。

&esp;&esp;宝钗沉思片刻,缓缓道:珠大嫂子不仅是兰儿的母亲,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该为自己考虑一下。兰儿年纪不小了,有我们几个姑姑照顾着,留在京里读书就是了。

&esp;&esp;甄老爷的条件虽谈不上特别出众,但李纨打算再嫁,错过这次,以后未必能遇到这么合适的了。

&esp;&esp;无论二人如何权衡,都觉得李纨有点病急乱投医了。作为小姑子,她们实在难以替李纨做出这么重要的决定。

&esp;&esp;她们不是神仙,能掐会算,如何预知李纨再嫁后的好歹。这条路,终究要李纨自己去走。她们唯一能做的,便是为她默默祈祷,盼着李纨与贾兰今后能平安顺遂。

&esp;&esp;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esp;&esp;本卷卷标引自红楼《尤三姐》

&esp;&esp;注1:摘自《礼记&iddot;学记》意思是尊师重道

&esp;&esp;第107章番外

&esp;&esp;聊完李纨的事,黛玉忽然转问:宝姐姐怎么突然想把老家的藏书运到京城了,莫不是你也有了什么打算?

&esp;&esp;宝钗见黛玉已经猜出了几分,便微笑道:既然你都看出来了,我也不瞒你了。去年琴妹妹来京时,讲了她在海外游历的见闻,我听后十分向往,动了出去走走的念头。

&esp;&esp;宝钗提到的琴妹妹,是她本家堂妹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