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士厅的公房出来,徐永生在前,尹兰舟在后。
少年看似老老实实跟在徐永生身后,但一直偷摸著拿眼观察前方的徐助教,徐永生没有回头,也能觉察到身后少年的目光。
他若无其事,只是隨口问道:“你九品期间三才阁温养积累,选择了“仁、『义”、“智”?”
尹兰舟连忙收回视线:“是的,先生。”
徐永生:“第一层五常之仁的相关歷练,施粥济困,完成下来感觉如何?”
尹兰舟老老实实答道:“不算难,但令学生印象深刻。”
他年纪小,且是孤儿,身无长物,自然不是从始至终都单凭自己完成第一层“仁”相关的歷练,独自施粥济困三十天。
连置办粥棚的钱財,都是东都学宫代付。
按照过往约定俗成的规矩,还在学宫外院的学生,哪怕已经参加“提前批”入品典仪,也借不到学宫的光,要等正式入学之后,一些相应歷练学宫才会通过官方渠道帮忙协调。
只是在这方面,韩幗英比罗毅更好说话。
而尹兰舟这个天才儿童的情形又实在特殊,於是东都学宫上下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学宫学录、学正等官吏的帮助下,尹兰舟支起了自己施粥的小棚子。
他年纪小,放在外界眼里,还以为是哪家富户少爷,因为家中长辈想要为子孙积德,这才打著孩子的名义来施粥。
对尹兰舟而言,放在进学宫外院之前,他多半是跑人家粥棚里受救济的一份子。
前后差別,令他想要印象不深刻都难。
“听说你恳请学宫里其他师长,施粥济困的时间多延迟几日?”徐永生问道。
似尹兰舟的过往经歷,对接受救济的人很容易感同身受。
但反过来也容易步入另一面:
因为自身有天赋,所以才改变了命运。
那么反之,没有天赋的人,就肯定无法改变命运我们彼此之间,是全然不同世界的人。
甚至,在此基础上,再对这些人做些什么,也理所应当。
因为大家本质上不同,而他们命该如此。
徐永生不確定尹兰舟未来思维会否发生变化,截止当前,这个天才少年的思维更偏向於自已淋过雨,有伞之后,不介意帮別人少淋点雨。
听到徐永生的问题,尹兰舟轻轻点头,然后说道:“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不过老师们说,接下来会有其他人也施粥,完成相应的歷练,学生平白延长,会耽搁人家,那既然还有其他同学继续千下去,学生自然就不坚持了。”
“那么第一层『义”的相关歷练呢?”徐永生一边走一边问道。
面相老成的尹兰舟忽然嘿嘿一笑:“学生年纪小,童言无忌,当面直斥其非,人家只呵斥一句,叫学生滚蛋就完事了。”
果然,少年老成的外表下,其实也不是啥老实孩子。
“有关『智”的歷练呢?”徐永生对此不置可否,並没有批评尹兰舟,只是继续问道。
原本还有些懦懦但还是老实作答的少年见状,悬著的心终於彻底放下,於是也继续老实答道:
“这个特別难,学生磨了好久才终於通过。”
徐永生微微頷首:“你年纪虽小,但自小到大阅歷不少,说不定还多过一些成年人。
师长们的教导只是一方面,我辈读书人,每日三省吾身,时刻自省很重要。
修行中的相关歷练,可以是走过场,也可以是真正的磨练,自己在那一刻心里的真实感受,不妨多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