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时候告老了,到时候谢家偌大家产,外面的人还有谢家旁支都虎视眈眈,依依她该如何面对。”
谢母叹口气:“其实,也是我夫君多方打听,打听到郡主最近似乎有参与水路的打算,正好,我家这路子不算大,每年也能挣一些小钱,郡主的才能整个大晋有目共赌,这项生意留在我们这里只能是循规蹈矩,可在郡主手里或许就不一样了,与其将来碰上做为对手被迫退场,不如提前收拢做您帐下一员小将。”
秦兰兰对谢母有些刮目相看。
诚如谢母说的,她确实在寻找水路资源,可她从未想过是用这种方式。
何况谢家的水路很著名,并非她口中的小生意。
谢母见秦兰兰还是没有松口,便又拿出了她的杀手锏。
无非是,自己年纪大了,女儿将来无依无靠了,求郡主照拂吧啦吧啦的。
秦兰兰有些哭笑不得。
“不如这样,谢夫人的意思我明白,可这印我确实不好收下。”
谢母见状还想再说些什么,秦兰兰示意她稍安勿躁。
“谢夫人既然可以打听到我在寻找水路,那也应该知道,已经有人家想与我合作了,我做事情有我的原则,谢家水路规模大船只好,我出钱买如何?”
谢母的本意并非如此,可见秦兰兰如此坚持,知道若自己执意要送,恐怕会招来反感。
谢母无奈的点点头。
今日没有准备,也不是谈生意的好时候,两方预定改日找个时间详细的谈一下购买的事情。
秦兰兰心知谢家厚道,这么好的路子说给就要给她,自己到时候也不能让谢家亏本。打定主意到时候一切按照市场价格,另外秦兰兰有意给谢家二成的股份。
谢母这边,没想到明光郡主态度坚决的拒绝了谢家的礼,心中对明光郡主一家人又敬重了几分,也打定主意,一定要低于市价的价格,将水路送给明光郡主,有了这一层关系在,她们也不再担心女儿以后被人欺了。
秦兰兰命人端来刚做好的红枣糕。
“听依依说过,说您爱吃枣泥山药糕,这个是红枣糕,谢夫人尝尝合不合口味。”
田嫂子的手艺尽得刘氏的真传,这红枣糕做的松软可口,滋味十足。
不过分甜腻,口齿间充斥着一股浓郁的红枣味儿。
谢母尝过之后果然十分喜欢:“郡主这里的点心都比外面的好吃,臣妇自认为也尝过不少山珍海味,可今日喝了您这的茶,尝过您这的点心,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味佳肴了。”
几人相谈甚欢,还约定了天气凉快之后一起去郊外的庄子游玩。
谢夫人和谢依依走的时候,秦兰兰给带了许多点心和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