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自由碑旁多了一座小小的石龛,里面供着一枚烧焦的布条、一颗乌鸦衔来的金属翅羽,还有一本残破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问录》。
没有人知道是谁放的。
但从那天起,每日清晨,都会有人带来新的东西:一张写满问题的纸,一枚刻着“不”字的石子,一朵枯萎却仍带着刺的玫瑰……他们不说一句话,只是默默放下,然后离开。
春去秋来,石龛渐渐堆满。
某日暴雨倾盆,雷电劈中自由碑顶的黑色石子。一声巨响后,石子碎裂,化作万千光点,四散飞入大地。
当晚,全城人做了同一个梦。
梦中,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麦田里,风吹过,麦穗起伏如海。远处走来无数人影,男女老少,衣着各异,却都手持一物??或书,或笔,或铃,或石。他们一路走,一路低声说着同一句话:
“我怀疑。”
梦醒后,许多人发现自家门前多了件东西:一支炭笔,一块刻字的木牌,或是一张空白的纸。
最令人震惊的是,连那些曾坚定拥护旧秩序的人,也开始悄悄写下问题。一位退休的审查官在日记本上写道:“我这一生删掉了多少真相?”一名曾举报邻居的妇人在灶台边喃喃:“如果当时我没举手,现在会怎样?”
无人强迫,无人监督。
可改变,就这样发生了。
十年后,无墙之城已成为“疑问之都”。这里没有法律,却有共识;没有领袖,却有方向。孩子们从小学习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如何提出好问题。医生治病前先问患者:“你觉得哪里不对?”教师授课前必说:“我可能错了,欢迎指正。”
而那口问井,已被圈起保护,成为圣地。井底深处,据说埋藏着第一代宿命引擎的核心残片,以及阿稚留下的最后一段代码:
>“系统终将腐朽。”
>“人性未必完美。”
>“但只要疑问不灭,光明便不会彻底熄灭。”
>“劫天运者,从不试图掌控命运。”
>“他们只是,不肯停止追问。”
又一个春分夜,新一代的孩童围坐在井边,听盲眼少女讲述过去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举起手:“姐姐,阿稚现在在哪里?”
少女微笑,将手放在胸口:
“在这里。”
“也在你心里。”
“只要你还敢问一句‘为什么’,他就一直活着。”
风起,树叶沙沙作响。
仿佛千万个声音在回应: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先生站在远处,望着这群孩子,忽然觉得阿稚说得对??他们不是来拯救世界的。
他们是来证明:**世界值得被不断质疑,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