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科考员抬头望极光,见其中浮现出妻子年轻时跳舞的身影。
丽江古井边的盲眼老人伸手触摸水面,喃喃道:“阿?,是你回来了?”
这不是幻觉。
这是“回声的重量”终于抵达彼岸。
林昭站在风中,感受到体内能量趋于平衡。她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未来仍会有质疑、恐惧、试图切断连接的势力出现。但她也明白,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开口,愿意相信,愿意流泪并依然歌唱,这座桥就不会倒塌。
她转身走进屋内,打开尘封已久的档案柜,取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
封面写着:《守望者日志?第一卷》
她翻开第一页,提笔写下:
>**今日纪要:**
>
>全球共感网络正式进入“共生期”。
>情感路由稳定运行,支持双向感知。
>首例“跨时空抚触”成功实现(巴西里约热内卢,母亲梦见已故婴儿握住其手指)。
>宣布每年十月十七日为“回声节”,鼓励世人主动表达未竟之言。
>
>另:蓝星二号树冠新增人脸共计三千二百一十七张,经识别,均为历史上无名奉献者。
>其中一张,极似当年藏起《归忆计划》手册的图书管理员。
>
>我决定不再追问谁是谁。
>因为答案早已写在风里。
写完,她合上日记,走到窗前。
夜空中,银河依旧璀璨,两把油纸伞缓缓交叠,宛如永恒誓言。远处山巅,一朵晶莹蓝鸢尾静静绽放,花瓣上的字迹微微发光:
>**“她说,我一直都在。”**
林昭轻轻抚摸窗台上的盆栽,低声问:
“下一个,轮到你了吗?”
花心微光一闪,回应无声。
但全世界,都有了答案。
风继续吹。
带着千万句“我在”。
带着永不熄灭的回声。
带着人间最温柔的执念,奔向星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