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搞点事(求保底月票!)申时行被好大儿顶嘴顶到无话可说,因为这次确实被儿子提前说中了。默认别人把林泰来驱逐出京城,果然成了烂的不能再烂的一步。而后申用懋又重复了一遍说:「所以父亲不要多想没用的了,尽早让林九元回来收拾局面吧!」在申用懋的心里,这就是最好的破局办法。虽然自家老爹一时犯了糊涂,但只要迷途知返,林泰来也不会见死不救。不过在听到好大儿这句话后,申时行忽然意识到了什麽,愣了愣后,以手拍额道:「我悟到了!原来如此!」申用懋疑惑不已,父亲这又是抽哪门子风?申时行稍微解释了一句:「皇上之所以如此对待我,也是为了促使林泰来返京!」对皇帝而言,让林泰来回京可以很简单,只需要发一道「官复原职」的圣旨到宣府就行了。但这样做的话,却显得像是皇帝先前做错了事情,所以才招致灾异。同时皇帝又需要林泰来回京城带节奏,所以就采用了这样一种曲折的间接方式。这意思就是:你申时行如果想安稳,就赶紧把林泰来召唤回来。理由都是现成的,靠山首辅出现了危机!想明白这些后,申时行终于可以彻底安心了。只要不是皇帝对自己不满,或者是想换首辅,那就暂且可以放心了。他申时行并不是玩不起,先前确实也屡次产生过辞官的想法。但是他不能背着灾异的锅被罢官,那他岂不就成了奸臣了?考虑到这里,申时行对申用懋吩咐说:「你给李廷机写信,让使团立刻回京!毕竟林泰来是使团的护从兵卒,自然要跟着使团一起回来。」申用懋却道:「林九元之前说过,不用父亲你管了。这意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成,他不会管父亲你了。如果父亲还是这样上位者心态,林九元不会轻易回来的。没人比我更懂林九元!他只要滞留在边地,着急的肯定不是他!所以我建议,父亲你拿出点真正的诚意出来。」话刚说到这里,忽然有个工部主事声称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请求立刻见申首辅。父子二人都不知道又发生了什麽,便让这主事进来禀报。只听得这主事说:「近期工部负责修建忠烈祠,下官方才出西直门去工地时,却发现林九元又出现在西直门执勤!」申用懋:「」卧槽!这次怎麽换成自己被光速打脸了?自己刚信誓旦旦的说,林泰来不会轻易回来京,结果转眼间林泰来就空降西直门了。还有,自己正在帮着与父亲讨价还价,林九元你怎麽就回来了?申时行错愕了片刻后,反问好大儿说:「你刚才说,没人比你更懂林九元?」申用懋辩解说:「这一定是巧合!灾异才开始在朝廷议论数日,哪有这麽快传到边地去?所以林泰来回京一定是无意碰巧的,与灾异争论无关。」申时行斥责道:「用伱的脑子想想,星坠发生地之一就在宣府!而林泰来人也在宣府,他不会现场用眼睛看麽?还需要获知朝廷议论才知道发生灾异?肯定是林泰来目睹星坠之后,就从宣府动身返京!」申用懋解释说:「那也是林九元极为清醒,唯恐被皇上和朝廷认为挟灾自重,所以积极回返。」申时行:「」敢情在你心里,林泰来怎麽做都是正确的呗?申用懋又叹道:「不过父亲你不觉得,如此一来,你连召唤林泰来回京这个作用都失去了麽?这次算是被边缘化了!」申时行不知道是嘴硬还是什麽缘故,反驳说:「被边缘化是好事。」而后申用懋懒得和父亲继续争辩,匆匆离开了申府,把林泰来回归的消息告知与更新社同道们。西直门城墙下,庞把总看着林泰来,肝儿直颤,结结巴巴的问道:「你你怎麽这就回来了?」自从林泰来上次离开后,过去三十年来一直不怎麽关注朝廷政局的庞把总,忽然就开始关心政治了。正好最近为了建造忠烈祠,时常有官吏出入西直门,庞把总也就有了一个收集消息的渠道。所以庞把总知道,现在闹出灾异了,朝廷又进入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然后今天午睡后一睁眼,就发现林泰来已经站在了自己面前。在敏感时期如此迅速跑回来,明显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林泰来理所当然的答道:「我是从西直门被抽调走的,不回西直门又能回哪里?」回来连个手续都没有,庞把总便疑惑的说:「你不是跟着使团走的麽?那使团呢?」林泰来又答道:「我也不知道啊,使团可能还在边镇吧,也许在返程路上。」庞把总大惊失色!这样的行为,不就是典型的逃军吗?军兵私自从边镇逃回京师,这是犯罪!尤其你林泰来本身就是被充军的罪卒身份,更是罪加一等!「怎麽?你想举报我?」林泰来斜着眼问道。庞把总:「」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还这麽理直气壮?就算他不敢举报,但城门人来人往的,必定有很多人看见啊,尤其你林泰来的外形如此醒目。如果下一刻就出现锦衣卫官校抓逃军,那一点都不奇怪!自己不会被判一个包庇之罪吧?庞把总忧心忡忡的想。但是与庞把总所想像的相反,林泰来逃回后,西直门这里没有任何动荡,竟然还是风平浪静。这让庞把总难以理解,难道京师官员都瞎了眼不成?反正林泰来就在西直门,却似乎被所有人都假装看不见。随后庞把总就看到,林泰来坐在城墙根不停的长吁短叹,愁眉不展。走得近些,又听到林泰来自言自语道:「怎麽能这样?怎麽会这样?」庞把总忍不住问道:「没人来抓你这逃军,难道不是好事麽?」却还坐在这发愁,心里是不是有毛病?林泰来叹道:「我本以为,会有官复原职的旨意,不然我积极的回京,又是为了什麽?」
庞把总很精明的分析说:「这说明,皇上对你意见很大。」林泰来没好气的说:「天威莫测,你懂个屁!」就算别人变成了瞎子聋子,但他林泰来不是啊,对于现在的局势一清二楚。既然皇帝没有给自己官复原职,那意思肯定就是让他林泰来先卖卖力气,再换回功名利禄!当前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皇帝希望他林泰来能发挥特长,制造话题和引导舆情,把灾异的责任全扛下来。要让世人知道,发生灾异是因为朝臣驱逐林泰来导致的,而不是皇帝失德。但这个观点在世人认知里有点牵强,纵然林泰来身为九元真仙,和真龙天子相比,份量还是差点意思,值不值得惊动上天很不好说。所以皇帝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舆论引导,这就是皇帝目前对林泰来的期望。官复原职甚至升官都没有问题,但先卖力气干活看看效果。以上就是皇帝的想法,林泰来心里非常清楚。但他也有难处,因为他不好直接下场。他总不能亲自上阵到处说,天象就应在我林泰来身上!一般这麽四处宣扬的,都是准备造反的。就像是在官司里,人证都得是疏!」万历皇帝眺望着远处的白塔,随口说:「朕懒得看,你直接读!」张诚便看着内容读起来,「发配西直门罪卒林泰来万死谨奏请陛下张圣德丶慎寝兴丶省药饵丶远声色丶屏内诱丶多视朝丶立东宫丶开经筵」伴随在万历皇帝身边的太监们无不大惊失色!林泰来竟然会上这种「犯颜直谏」的奏疏!实在是令人震惊!还弄了九个三字词组,每一个词就像是捅皇帝一刀子!这些太监们知道皇帝对林泰来的期待是什麽,所以林泰来这种奏疏无异于是对皇帝的背刺!此时人人连忙垂头屏息,完全不敢去看皇帝的脸色!万历皇帝胖脸铁青,十分狰狞,厉声喝道:「林泰来该死!该死!」他对林泰来一直很宽容,上次林泰来在宫里群殴太监,还当面请立皇长子,最后只是轻拿轻放,没有过多追究!但是屡次优容宽纵之后,换来的就是这麽一份奏疏?上这种内容的奏疏的大臣多了,大部分只是感到厌烦而已,但林泰来就引发了滔天的愤怒!对你林泰来的期望是扛下灾异为君分忧,但你林泰来却学那些沽名钓誉之人,上这种卖直邀名的奏疏!难道你林泰来的名声还不够响麽!难道你林泰来就如此贪得无厌麽!万历皇帝又暴喝道:「传旨给孙暹!立即拿问林泰来!让他解释解释,为何会丧心病狂,写这种讪谤君父之奏疏!」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连忙劝道:「皇爷暂且息怒!若这样拿问林泰来,外面只怕又是舆情汹汹丶烦不胜烦!」万历皇帝怒道:「难道就让林泰来如此肆意妄为?」张诚又说:「这里还有一本奏疏,皇爷不妨先看过!西直门的守门把总上疏检举林泰来,擅自从边地逃回京师,犯了逃军大罪!若想拿下林泰来治罪,这种罪名足够用了,而且事实俱在!」万历皇帝:「」这是什麽见鬼的转折?(本章完)